介入性診療放射科
引用 (16)



什麼是介入性診療放射科?
介入性診療放射科是一個專門從事微創、精準醫療技術的放射科醫學領域。通過使用各種先進的影像引導技術,醫生能夠以最小的創傷,精準地進行診斷和治療。
主要工作包括:
- 影像導引下的微創手術:利用超音波、CT掃描、磁共振等影像技術引導,進行各種微創手術,如血管成形術、導管置入、腫瘤消融等。這可以大大減少創傷,縮短恢復時間。
- 診斷性介入:使用穿刺術等技術取得病理組織或體液樣本,以確診疾病。
- 治療性介入:通過導管等技術,將藥物、塞栓物等直接輸送到病變部位進行治療,如肝腫瘤栓塞術、動脈栓塞等。
- 緩解症狀:針對一些難以手術或無法手術的患者,利用介入技術緩解疼痛或其他症狀。
優勢:
- 創口小、恢復快:相比傳統開放性手術,介入性診療創傷更小,恢復過程更快。
- 定位更精準:影像引導下可以更精確地定位病變部位。
- 治療更有效:能夠把治療藥物或物質直接送到病變處。
介入性診療放射科提供了一些新穎、安全、有效的醫療手段。如果您有任何相關疾病,歡迎與專科醫生諮詢。
常見介入性診療技術包括:
- 胸、腹、骨盆腔及四肢之血管攝影術
- 腸胃道出血之診斷及栓塞治療
- 經皮穿肝膽管攝影術(PTC)、引流術(PTCD)
- 膽囊穿刺引流術(PTGBD)
- 血管成形術(PTA)
- 細針抽吸術(fine needle aspiration)
- 射頻消融術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 肝腫瘤栓塞術(TAE)
- 經頸靜脈肝內門脈分流術(TIPS )
- 腹腔、骨盆腔、後腹膜腔膿瘍引流術(Abscess draining)
- 經皮腎造廔術(PCN)
- 膽道金屬內置管置放術(Biliary metallic stenting)
- 血管內異物摘取術(Foreign Body Retrieval)
- 經皮酒精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PEI
- 影像導引疼痛處置
- 攝護腺動脈栓塞治療
- 經皮椎體成形術
- 微波腫瘤消融術
- 冷凍微針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