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影像醫學部 > 衛教專區 > 介入性診療

射頻消融術

引用 (21)
更新日期 2023/6/2 17:57:57
點閱 14280

射頻消融術檢查
射頻消融術是微創手術之一,將探針利用電腦斷層或超音波導引,經皮穿刺到肝腫瘤,然後接上射頻發射器(radio-frequency generator)後,在探針前端未經絕緣處,可將射頻能量轉換產生熱能,以100℃左右的高溫,約經7-15分鐘的消融,即可造成腫瘤的凝固性壞死(coagulative necrosis),達到治癒腫瘤的目的,目前常見於原發性早期肝腫瘤的治療上。
 

適應症
1. 單一肝腫瘤小於5公分(小於3公分者尤佳)
2. 多顆肝腫瘤數目最好少於3個,每一個小於3.5公分
3. 肝臟以外的器官需視個案情況而定 
 

相對禁忌症

凝血不良,有出血傾向或嚴重腹水之患者(若經矯正,亦可接受治療)
 呼吸急促或配合度不佳之患者
 腫瘤太大或太多者(腫瘤大於5公分,可先行施行栓塞術縮小腫瘤,再來做RFA治療)

 

方法與步驟

治療前必須抽血測凝血狀況,影像檢查(CT,超音波或MRI)評估腫瘤大小、數目,與位置
 治療當天禁食,打點滴,送至檢查室前肌肉注射止痛劑Demerol 50mg,若腫瘤近肝臟表面,則會診麻醉做PCA疼痛控制。
 在檢查台上可能必須躺上1-3小時,視腫瘤情況而定,故最好放置導尿管
 當定位穿刺妥當後即開始接上射頻發生器,慢慢加溫,等溫度到達100-110℃時開始治療7-15分鐘,通常位於大血管旁之腫瘤溫度較難升高,時間必須更長。腫瘤大於2.5公分則需一次以上不同部位的熱消融,時間起碼加倍
 當治療完成後,探針拔除時維持80℃溫度慢慢拔針,可避免針孔之出血
 若以CT導引,則可立刻施行治療後追蹤掃描,確定消融是否完全,一個月後亦需追蹤CT或MRI,以評估其療效

 

治療效果
據文獻報導,肝細胞癌做過RFA後之一年、三年、五年的存活率高達95﹪、60﹪及40﹪,是所有非手術治療中最好的一種。本院多年來的成果,療效亦達國際水準。
 副作用或併發症

通常在治療後也許會有輕微的發燒(38℃左右),若無不適感,2-4小時後即可進食,隔天或一兩天內即可出院。
 若腫瘤靠肝臟表面,易有出血的副作用,治療時也較疼痛。
 若腫瘤太靠近其他器官如腸道、膽囊、腎臟、肺臟、大血管、或心臟,則有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之危險。
 據文獻報導,多家醫學中心的RFA手術併發症約在2-5%之間,本院統計資料約2%,包括嚴重出血(可行栓塞止血)肝膿瘍(可行經皮引流)或傷及腸胃道(必須手術治療)等。

 

常見問題

1. 接受RFA要住院多久?
  若一切順利,住院1-2天即可出院,國外甚至有安排門診治療的經驗。

 

2. RFA可否治療肝臟以外的腫瘤?
  可以,目前國外已有用在腎臟、腎上腺、肺臟、骨性骨瘤或骨轉移癌、攝護腺癌、甲狀腺腫瘤等的報告,但穿刺肺臟有造成氣胸的危險。

 

3. RFA治療後要如何追蹤?
  一至兩個月後做CT或MRI的影像追蹤,評估療效,之後每三個月追蹤一次。肝細胞癌可驗甲型胎兒球蛋白(AFP),大腸癌轉移癌可驗CEA等腫瘤標記,如果持續下降表示效果很好,若再上升,則可能腫瘤復發。

 

4. RFA治療有無健保給付?
  目前健保有給付部分種類探針費用,但需術前送健保局審核,時間約一至二。若審核未准,病患仍堅持使用RFA治療,則需自付探針費用。

 

5. 肝細胞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手術切除、經皮酒精注射、射頻消融、以及經導管動脈栓塞是目前最普遍採用的方法,其中以經導管動脈栓塞術應用最廣泛,其適應症最寬,無論腫瘤有多少顆,只要門靜脈通暢,肝功能尚可(白蛋白>2.5mg,總膽紅素<2.5mg/dl),均可施行。

 

6. 轉移性肝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化學藥物治療、標靶治療、手術切除、經導管動脈栓塞、以及射頻消融等均可,但以手術切除及射頻消融較能達到完全滅除腫瘤的目標。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