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榮總自1993年引進經鼻顱底內視鏡手術後,便長期致力於微創手術的發展。微創手術為現今手術之主流,以微創手術之概念,配合術中神經監測、3D顯微鏡、3D內視鏡及複合式手術室,發展鑰匙孔手術、3D立體導航手術及脊椎微創手術,亦發展超音波技術於脊椎微創手術及腦部定位手術之應用,不但可以增進手術精準度,亦可多方應用於顱內腫瘤治療、顱內動脈瘤手術、三叉神經痛及顏面神經痙攣治療、脊椎腫瘤及脊椎退化性疾病治療……等。此種以病患安全為導向的治療方式,可以增加病患安全,預後及滿意度,也有效縮短病患的住院天數。未來也會繼續研發更多微創手術方式,以期對廣大民眾有更多之助益。
案例分享:
第二級 (level II) 手術- 醫源性顱內腦脊髓液滲漏修補手術
這是一位四十歲的患者,在區域醫院進行鼻竇切除手術後開始有持續流鼻水及不能緩解的頭痛問題,其後來本院急診求助,經急診醫師細察而發現有前顱底缺損併腦脊髓液滲漏的問題,如下圖右,綠色十字部分便是前顱底缺損的部位,下圖左則是術中照片,於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腦實質已經經由顱底缺損部位掉落到鼻腔內。

我們隨即幫病人安排了修補手術 (如下圖),在下圖右上我們首先用脂肪把病人腦實質推回進顱內,之後在用鼻中隔皮瓣蓋住顱底缺損部位。

|
第三級 (level III) 手術- 經鼻內視鏡 齒狀突移除手術 併 後側枕頸固定手術
這位四十一歲的患者在區域醫院診斷為咽後膿瘍 (retropharyngeal abscess)併高位頸椎侵犯而導致頸椎脫位,來本院時病人已經臥床好幾個禮拜,四肢僅能勉強抬起,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齒狀突已經移位往延髓壓迫,而下圖右的3D影像則可以看到第一頸椎脫位歪斜的狀況。
手術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AUtkRJjc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qczgL0TAo
完成齒狀突移除手術有非常高的機會伴隨枕頸椎不穩定的狀況,所以安排後側枕頸固定手術。


術後兩個禮拜幫病人安排的核磁共振影像,下圖左 顯示延髓壓迫的狀況已經解除,下圖右則是病人在術後五個禮拜已經能拿助行器下床走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