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多專科團隊



團隊照片 團隊介紹與特色 團隊成員 大事記 醫療新知 癌症護理衛教 安寧緩和
暫無圖片
※耳鼻喉頭頸部
耳鼻喉頭頸部多年來一直是中部地區頭頸部腫瘤的治療中心及後送醫院,主治口腔癌、鼻咽癌、喉癌、及下咽癌等惡性腫瘤。喉頭頸科服務項目為口腔咽喉頭頸外科相關之疾患,如:扁桃腺炎、音聲疾患、口腔癌、喉癌、下咽癌、其他頭頸部腫瘤、睡眠呼吸中止症、吞嚥障礙等。喉頭頸科服務項目為口腔咽喉頭頸外科相關之疾患,如:扁桃腺炎、音聲疾患、口腔癌、喉癌、下咽癌、其他頭頸部腫瘤、睡眠呼吸中止症、吞嚥障礙等。咽喉頭頸科現有主治醫師六名及語言治療師二名。
多年來與放射腫瘤科、整型外科、膺復牙科等科別合作,提供整合性之頭頸部腫瘤治療,成效良好,治療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音聲特別門診、睡眠呼吸中止手術特診、及口腔咽喉癌特診為特定患者提供量身定作之服務。診間配備數位咽喉內視鏡系統,能將檢查影像上傳至主機,在醫院任一角落之終端機均可看到檢查影像,隨時為頭頸外科患者提供最新最好之服務。晚期或放射線治療無效之喉癌案例往往需要全喉切除,喉嚨是掌管呼吸、發聲及吞嚥之重要器官,摘除後發聲功能會遭受重大損害,因此本部成立了中區無喉俱樂部,每週四由語言治療師帶領全喉切除後之患者進行音聲復健,包括食道語之傳授,於中區位居領導地位,大部份無喉者都到本院進行復健。
※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
口腔顎面外科乃是口腔醫學專科中特殊專業之一,其主要工作是以外科手術方法來治療口腔與頭頸顏面之各種疾病。口腔顎面外科的醫師都是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後,先在本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而後於內、外科,麻醉科及病理科接受完整的訓練至少9個月,並通過口腔顎面外科學會認定之專業考試而成為專科醫師。
目前本科為衛生署核定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其教師成員具有部定教授一名、部定講師兩名。本科目前具有署立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資格者七名。其中四位專科醫師具有出國進修研習資歷。
臺中榮民總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除了擔負醫療及預防口腔疾病之工作外,更致力於訓練及教導有志於口腔顎面外科之醫師,以期薪火相傳。
目前本科目標:
◎醫療方面:整合性口腔癌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裝置及手術治療、植牙進階手術
◎訓練方面:培訓專科住院醫師及碩博士進修
◎研究方面:基礎、臨床醫學研究及專利技術申請,如:組織工程、口腔癌光譜診斷、植牙技術
本科手術治療項目:
1.口腔顎顏面惡性腫瘤
2.口腔顎面非惡性腫瘤
3.口腔及顎面外傷
4.顏面骨骨折
5.口腔顎顏面畸型矯正
6.顎面功能重建與骨骼移植
7.顳顎關節疾病治療與手術
8.顏面感染
9.植牙相關手術(如:一般植牙手術、鼻竇增高術、自體骨移植等)
10.贋復前手術
11.唾液腺病變及手術
12.一般拔牙及阻生牙拔除
13.游離皮瓣顯微重建手術
※放射腫瘤部
放射腫瘤部提供癌症病人的門診放射治療、合併放射化學治療、門診安寧療護、整體醫療照顧及癌症醫學教育等服務。
歷年來不斷發展癌症治療新技術以提昇治療品質與治癒率,如利用同步放射化學療法治療鼻咽癌、頭頸部癌、食道癌、子宮頸癌;以三明治方式治療晚期口腔癌等;與神經外科及放射線部合作,以光子刀治療腦瘤及顱內血管疾病;與骨科合作,以手術切除腫瘤加上組織插置軟管,術後再進行近接治療及體外照射,治療軟組織肉瘤;另與血液腫瘤科合作,進行全身放射治療加上幹細胞移植,治療血癌及淋巴瘤。
近年來裝置新直線加速器及新電腦斷層攝影機,發展三度空間順形治療及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使放射治療劑量能集中在腫瘤目標靶區,可減少許多目前無法避免的後期反應,提高治療效果。
※血液腫瘤科
近年醫學在癌症藥物的發展有許多的突破,發展出許多生物製劑、單株抗體以及標靶治療等,種類繁多其價格也不便宜,動輒一整個療程幾十萬到上百萬元不等。至於治療效果有效到什麼樣的程度?病人的生活品質提升到什麼程度?以及存活的時間延長了多少?這當中有許多的細節常常是病患及家屬所不知道的。我們能夠了解病患及家屬在被醫師宣告得到癌症的心情,除了生氣、失望、焦慮、害怕及恐懼外,更希望能夠在未來的治療中找回生命的希望。您的聲音我們聽到了,:本科秉持視病猶親的熱誠並根據最新證據醫學的文獻,積極詳細地與我們的病患及家屬探討用藥及治療的問題,我們不鼓勵隨意的使用高價藥物,我們投藥前必定考量療效以及病患的最大利益,因此您可以安心的將自己交給我們專業的主治醫師群。我們也歡迎您來做第二意見的徵詢。
我們也推動盡早與社工師心理師及安寧緩和療護病房合作,期待能夠達到身、心、靈的全人照護。讓您在治療的過程中感受到被了解與被尊重,您一定能夠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我們團隊的愛心與用心。:臺中榮總血液暨腫瘤內科是您可以信賴的癌症全人醫療團隊。
本科專長:
1.各種血液病 (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分化不良、貧血、血友病及出血性疾病及其他血球疾病)。
2.固態性腫瘤 (乳癌、大直腸癌、胃癌、膽道癌、各種腸胃道癌症、肺癌、軟組織肉瘤、生殖腺癌、泌尿道癌症)。
服務與特色
一、血液科治療的疾病包括:
1.貧血:常見的有地中海型貧血,缺鐵性貧血,透過血紅素電泳以及基因檢查,地中海型貧血之診斷與治療均能完整執行。溶血性貧血,再生不良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等,均是本科診治範圍。
2.血液凝固疾病:常見的為原發性血小板低下症 (俗稱紫斑病),另與兒醫科共同成立血友病中心,並與相關科別如骨科、復健科、整形外科均有密切合作,本科並提供凝血因子檢測及基因檢查。
3.血液惡性疾病: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各式淋巴瘤的治療,透過細胞免疫化學染色使病理診斷更加精確外,本科並提供血清蛋白質電泳定性及定量分析,游離輕鏈檢測,染色體檢查,流式細胞儀檢測,並配合新式之基因檢查 (如:PML-RARa,BCR-ABL,FLT3-ITD, NPM1等),對於各種血液腫瘤均能精準診斷並治療。
4.骨髓移植:率先完成中部第一例骨髓移植,針對頑固性或預後較差疾病,不論是自體或是異體幹細胞移植,本科均有豐富治療經驗,具專責之骨髓移植團隊,並於民國100年正式成立骨髓移植中心。
5.本科也提供門診化學治療服務。
二、腫瘤科
腫瘤科治療範圍為各式固態腫瘤:乳癌、大直腸癌、泌尿道腫瘤、肺癌、軟組織肉瘤、腸胃道腫瘤、胰臟癌、婦科腫瘤、口腔癌。
本科有專業的癌症治療病房、門診化療中心,並且秉持多專科合作multiple-modality治療的精神,與放射腫瘤科、外科、病理科、核醫科等科別合作,以提供癌症病人最適切的照顧。
職稱 |
姓名 |
專長領域 |
耳科主任兼 喉頭頸科 主治醫師
|
王仲祺 |
頭頸部腫瘤之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 |
科主任 |
劉時安 |
口腔癌及其他頭頸部癌症之診斷與處理 |
主治醫師 |
王景平 |
頭頸外科 |
主治醫師 |
吳尚衡 |
頭頸外科 |
主治醫師 |
林玟君 |
頭頸外科 |
主治醫師 |
許碩修 |
頭頸外科 |
※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
職稱 |
姓名 |
專長領域 |
主任暨主治醫師 |
陳萬宜 |
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齒顎矯正整形手術醫師 整合性口腔癌治療、口腔顎面非惡性腫瘤、口顳顎關節疾病、口腔顎面外傷、顏面骨折、顎面功能重建與骨骼移植、顏面感染、植牙手術、拔牙及深部阻生齒拔除、唾液腺疾病治療、齒顎矯正整形 |
特約主治醫師 |
黃穰基 |
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口腔病理科專科醫師 齒顎矯正整形手術醫師 整合性口腔癌治療、口腔顎面非惡性腫瘤、口腔顎面外傷、顏面骨折、顎面功能重建與骨骼移植、顏面感染、植牙手術、拔牙及深部阻生齒拔除、唾液腺疾病治療、口腔病理診斷、齒顎矯正整形 |
主治醫師 |
蕭應良 |
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整合性口腔癌治療、口腔顎面非惡性腫瘤、口腔顎面外傷、顏面骨折、拔牙及深部阻生齒拔除、唾液腺疾病治療 |
主治醫師 |
程稚盛 |
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整合性口腔癌治療、口腔顎面非惡性腫瘤、口腔顎面外傷、顏面骨折、拔牙及深部阻生齒拔除、唾液腺疾病治療 |
主治醫師 |
李立慈 |
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口腔病理科專科醫師 整合性口腔癌治療、口腔顎面非惡性腫瘤、口腔顎面外傷、顏面骨折、唾液腺疾病治療、拔牙及深部阻生齒拔除、口腔病理診斷 |
主治醫師 |
張建明 |
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頭頸部缺損顯微整形重建醫師 整合性口腔癌治療、口腔顎面外傷及顎顏面骨折重建、顏面及齒源性感染治療、拔牙及深部阻生齒拔除、口腔顎面非惡性腫瘤、唾液腺疾病治療 |
總醫師 |
劉漢邦 |
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整合性口腔癌治療、口腔顎面非惡性腫瘤、口顳顎關節疾病、口腔顎面外傷、顏面骨折、顏面感染、拔牙及深部阻生齒拔除、唾液腺疾病治療 |
住院醫師 |
劉亭均 |
一般口腔顎面外科、拔牙及深部阻生齒拔除 |
※放射腫瘤部
職稱 |
姓名 |
專長領域 |
放射腫瘤部主任 |
林進清 |
頭頸癌、口腔癌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治療;鼻咽癌化學治療、放射治療 |
專科主治醫師 |
陳冠文 |
各種癌症放射治療,合併放射化學治療 |
專科主治醫師 |
陳建志 |
各種癌症放射治療、放射手術治療 |
※血液腫瘤科
職稱 |
姓名 |
專長領域 |
主治醫師 |
林增熙 |
腫瘤治療、血液病之診治 |
主治醫師 |
滕傑林 |
骨髓與周邊幹細胞移植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
大事記
暫無資料
醫療新知
暫無資料
口腔癌常見問題
一、舌頭痛、嘴巴破皮
Q:最近舌側破了一個洞..好痛喔..請問一下這是什麼原因?那是什麼維生素缺乏嗎? 需要看醫生嗎?
A:口腔潰瘍的確實原因仍是謎。在身體狀況不好,焦慮時好發。 還是看醫生吧,他會幫您在破皮處塗上一層膜以止痛,口內膠(Kenalog,Nincort)也有相同效果。
二、口腔癌特徵
Q:想問一下口腔癌有這病會有甚麼特徵?
A:口腔癌幾乎都是長期嚼檳榔、抽煙引起的。長期戴用不適的假牙亦可引發。舌頭最常見,其次是牙齦、口腔黏膜。腫瘤可分「凸出型」及「潰瘍型」似口腔潰瘍,但長久不癒)。形狀不規則,易出血,壞死。常見頸部腫瘤轉移。 正確診斷要靠切片。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輔以放射治 療及化學治療。常見的手術稱為 Commando, 包括切除口腔癌本身、頸部轉移的淋巴結及部分下巴骨,是項耗時6-10小時的大手術。
三、口腔癌治療
根據衛生署報告去年台灣每小時有3.75人因癌症死亡、是國人死亡率排名第一。國人口腔癌之罹患率約問全身癌症之百分之五,而且逐年上升。男性口腔頰部黏膜患者、有咀嚼檳榔之習慣者佔百分之九十以上。國人咀嚼檳榔人口,約佔總人口之百分之十以上,且逐年上升,而嚼食者之年齡下降至國中生,口腔癌死亡率會繼續上升。
【危險因子】
日前學者們認為口腔癌是多種因子互相作用所引起,包括環境、病毒、生活習慣等在內,如環境污染、陽光曝曬、嚼食檳榔、吸煙、飲酒。另有報導指出-不良假牙的慢性刺激所引起。
【特徵】
口腔癌的特徵有多種表現。有不會退去的白斑是高度懷疑,特別是隨伴有紅斑出現在病灶中。再者,有不癒合的潰瘍而且不會疼,有往深層浸犯形成病灶四週有硬塊,也有向口腔內突出有如菜花的腫瘤。在世界各國口腔癌最好發部位是舌部,但在台灣則在頰部為最常見,而舌部次之。這可能與嚼檳榔有關。
【診斷】
利用臨床觸摸來判斷口腔癌正確侵犯的區域做為手術切除的範圍是非常困難的。目前電腦斷層和核子共震常用來診斷原發部位以及頸部淋巴轉移判斷以及術後重建患者功能損失幫助很大。
【治療】
目前口腔癌之治療法有很多種包含了傳統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或混合治療等。
腫瘤小於兩公分,第一次治療,以傳統外科治療為第一優先,手術包含了切除腫瘤部份以及周邊之正常組織。手術後需加照放射線治療為增加其治療成功率。放射線治療可以單獨用來治療口腔癌或者是手術後補助治療,也可以與化學藥物共同治療。放射線治可以使用從體外照射,也可以將放射線物質植入口腔內。
單獨使用化學藥物治療是不能控制口腔癌,但目前有合併多種化學藥物,在手術前或放射線治療前做治療,可以提高治癒效果。
【癒後】
癒後是與腫瘤的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有密切的關係,在第一期患者有75%的五年存活率,但在第四期患者只有28%的存活率。但目前到本院求診都屬晚期治療效果不理想,必要多種方法合併式療法,來提高治癒率。
【怎樣預防口腔癌 】
預防重於治療,若能避免以下之行為可以使口腔更健康。
1、抽煙、嚼食檳榔等長期對唇、舌和口腔粘膜的刺激。
2、不合的假牙或不正的牙齒,對周圍組織產生磨擦。
3、長期和習慣性食用烈酒。
4、口腔內發現有任何腫塊、潰瘍或是顏色變化,超過兩星期而未好轉。
5、不正常飲食,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要素缺乏所造成的口腔粘膜變化,可以誘致癌症的發生。
6、長期直接曝露於強烈的陽光下。
【怎麼早期發現口腔癌 】
口腔癌的變化,是很容易由自己檢查,或是由牙醫師做定期檢查而早期發現的。每個人多少都要有自我檢查的常識,例如發現有糜爛潰瘍的地痕,有變高、變厚、變紅、變硬的地痕,就是告訴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通常口腔癌初起不痛不癢,但是癌卻不停地進行,所以千萬不能拖延時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但可以根治痊癒,而且可以僅犧牲最少的組織和功能。
【口腔癌的信號 】
口腔內部或週圍發現腫脹、硬塊、或者長了什麼東西。
口腔內部發現白色脫屑的斑塊。
長久不能治癒的潰瘍。
口腔附近部位麻木或疼痛。
口腔內不明原因的流血,反覆發生。
當你的口腔內發現上述信號的時候,並不是說你患了癌症,而是說你必須立刻去找牙醫師,讓他替你做一次徹底的檢查。即使沒有上述的信號,你也該按時作定期的口腔檢查,因為唯有這樣,才可早期發現疾病,而適時救你的生命,同時也避免因晚期癌症接受治癒時,所造成之面部變化與功能損失。
(本文轉載自中榮醫訊月刊第66期內容) 【台中榮總口腔顎面外科主任 黃穰基 】
四、化學藥物治療須知
癌症化學藥物治療就是使用化學藥品來治療癌症。殺死異常細胞。 停止癌細胞繼續生長。你的醫師將會選擇最好的化學藥品來治療你。
化學治療的給藥途徑: 給藥的方法根據醫生決定的化學治療方式、 藥品而不同,下列三種方法最常見:
1.口服:錠劑或膠囊。
2.肌肉或皮下注射。
3.直接注入靜脈或動脈: 點滴注射 、人工血管、 脊髓腔內注射等方式。
化學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出現在:
o骨髓、血球細胞的製造處。
o消化道、口腔、胃及腸道黏膜。
o毛髮濾泡、毛髮生長的地方。
o其他器官。
骨髓影響:
如果你的白血球下降,將會較容易受到感染。預防感染方法:
o避免暴露在冷風及公共場所,更須避免接觸已經受到感染的人。
o如果你有發燒、喉嚨痛、咳嗽、鼻塞或是排尿燒灼感時請告訴醫師。
o增加營養,提高骨髓製造血球能力。
o若白血球低於3000/cumm:由醫生視情況來減低治療藥量或延後給藥時間。
o若白血球低於2000/cumm:每天請早、中、晚及睡前,各測一次體溫,如果
超過攝氏38,請通知你的醫師。
o若出院後有發燒、發冷現象,請立刻回醫院急診。
如果你的血小板下降,比較容易產生瘀斑及流血。預防流血方法:
o避免受傷(例如:使用電動刮鬍刀,使用軟毛牙刷刷牙等)。
o如果發現身上有瘀斑、血尿、血便、流鼻血等現象,請立刻通知醫師。
o抽血或拔除點滴後,請用手指加壓五分鐘以上。
o請避免使用阿斯匹靈製劑,因為阿斯匹靈能延長凝血時間。
o若血小板低於100000/cumm:由醫師視情況決定是否減低藥物劑量。
o若血小板低於50000/cumm:請通知你的醫師或護士。
消化道的影響:
消化道從口腔到直腸,包括喉嚨、胃小腸大腸至直腸。
腸胃道的副作用:口腔疼痛、噁心、嘔吐、食慾喪失、腹瀉、便秘。
口腔疼痛及胃炎:
在接受治療1至2星期出現,口腔變紅及疼痛,同時也可能出現紅斑。
◎處理方式:
o避免酸辣的食物。
o進食軟質及溫和飲食。
o禁食酒精及抽煙。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o使用食鹽水及雙氧水漱口。另外醫生會開些藥方減輕你的不適。
噁心及嘔吐可能出現在給藥後的數小時:
◎處理方式:
o少量多餐,來代替三餐。
o進食溫和食物—土司、餅乾、茶或湯。可樂或蘋果汁。
o避免甜點、油脂及油炸食物。
o依醫囑服用止吐劑。多休息。
有些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偶而會覺得胃部不適,不想進食
◎處理方法:
o進食少量多餐。
o與別人共進食。
o吃自已特別喜歡吃的食物。
o服用維他命製制。食用飲食代用品,例如:奶昔或冰淇淋等高蛋白質、高熱能的食物
◎當食慾喪失造成困擾時,請告訴醫師及護士。
腹瀉:化學治療可能讓你排便功能鬆弛或造成水瀉。
◎處理方法:
o進食低纖維飲食,如:乳酪或通心粉。
o避免高纖維食物,如:麥麩、水果、蔬菜。
o多飲用水份。
o依醫囑使用止瀉劑藥物。
o必要時靜脈點滴鹽水。
便秘:某些化學治療藥物及止痛藥會引起便祕
下列方法可能有效解決便秘:
o吃食高纖維食物,例如麥麩、麥片粥、水果及蔬菜。
o飲用果汁及大量水份。
o醫生亦會開處方,幫助解決便秘。
毛囊之影響:
某些藥物可影響毛髮生長處—毛囊,在接受治療期間可能造成部分或全部的脫髮現象,通有常此乃暫時性一旦治療停止後,大部分的頭髮都會重新長出,但是在外觀及感覺上多少與以前的頭髮不同。
當你注意到脫髮時,可告知醫生跟護士,你也可能需要:
o戴假髮,直到頭髮重新長出。
o戴頭巾或是帽子遮蓋頭部。
o可全部剃剪去頭髮,減少落髮髒亂。
o增加營養可促早日生髮。
其它副作用
o皮膚顏色改變。
o心臟功能受損(醫生在有必要時會開列心電圖檢查)。
o肺功能改變(醫生在必要時會開列X光或肺功能試驗)。
o尿液顏色之改變(有些藥物致使尿液呈紅色及粉紅色,此乃藥物之影響,不需擔心)。
o血尿(如有此現象,應立即告知大夫或護士)。
o血管不適及脹痛。
o影響生殖能力。
依據化學藥物治療方法及藥物不同,你可能會有其他副作用的產生,請別擔心,你的醫生與護士會向你解說。醫生及護士是站在幫助你的立場,如果你有任何治療上的疑問,心理的感覺或是想法,請儘量提出與他們討論。
其它注意事項:
o有些藥物會影響性行為及生殖能力,假如已經懷孕,在接受化學治療之前,請告知腫瘤科醫師,
因為化學藥物會引起細胞不正常的生長,而影響胎兒(特別是懷孕初期三個月),應另作節育或生
育計劃之討論。
o化學藥物應適當的保存,不可將藥物棄置在馬桶或水桶內以免污染。
o沒醫師同意最好不要任意中斷或放棄化學治療,以免疾病惡化。
五、認識放射線治療
治療中注意事項
o記號線的維持
o均衡飲食、高蛋白飲食之補充
o每天運動維持體能
o切勿自行中斷治療,確保療效
o您有疑問,請找醫護人員諮詢
治療結束注意事項
o定期返院追蹤檢查
o頭頸部照射者,每3至6個月到牙科檢查口腔, 一年內不可拔牙
o注意身體變化:長時間無原因之咳嗽、骨骼定點 疼痛、上腹部脹痛等
o均衡的營養與持續的運動
頭頸部腫瘤放射線治療注意事項
o鼓勵自己多吃食物,不必忌口,維持體重,增加抵抗力
o喉嚨疼痛、吞嚥困難時,可食冰棒、冰淇淋或質軟食物
o少量多餐,避免過於酸、辣刺激性之食物,必要時請大夫開含有止痛劑之漱口水
o充分休息及作適度的運動,依體力狀況照常活動
o經常做張口運動,以防牙關變緊、變硬
o常作頸部運動 (上、下、左、右旋轉 ),以防照射後頸部肌肉僵硬
o照射部位保持乾燥,用軟毛巾擦拭,不可抓破皮,不可任意塗抹藥物於照射區
o宜穿著寬鬆、吸汗、胸前開扣、無領之上衣
o儘量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受感染
o隨身攜帶水壺補充水份;食後應刷牙及漱口以保持口腔衛生
o多參加抗癌團體活動,學習與分享抗癌經驗
o保持愉快心情,用信心戰勝疾病
六、頭頸部放射治療須知
頭頸部放射治療須知
醫生為您診察後,如決定需做放射線治療,請參考以下須知:
治療過程類似照X-光,請依照技術員的指導,保持固定姿勢幾分鐘,不會有疼痛或其他不適;治療次數則依病情及部位而異,您若有任何問題,請隨時請教醫生或護士。
一、治療前的準備:
1.血液常規檢查:放射線治療可能會影響造血功能,治療前檢查,可做評估參考。
2.填寫個人與家庭背景資料表:治療中可能有偶發事件,需與您聯絡;治療後, 我們也會經常關心您的健康,所以請您務必將聯絡電話、手機、地址等填寫清楚。
3.預約治療當天,請穿開扣、無領且易吸汗的衣服,女性患者不可化粧,並取下耳環、 項鍊等飾物。
4.在執行放射治療前,醫師會安排製作專屬頭部面具模型及電腦斷層定位掃描,以確保在治療時姿勢的固定及治療的正確性。
5.治療週期通常為7~8週,視其腫瘤大小與治療模式而有所變動,每週一至週五治療,週六、日、國定假日或停止上班上課則不治療。
6.除第一次治療及對位準備需一至二小時外,之後每次治療依治療計畫決,實際治療時間(5~10分鐘)。
7.除了第一次治療外,日後治療時間統一由放射治療師安排。
8.治療費用原則上有健保給付,少部分不給付項目(如自費顯影劑)則需自費。
9.治療中飲食無特別禁忌,請盡量多攝取高營養高蛋白及均衡的飲食。
10.治療時請穿著寬鬆的衣物,避免磨擦治療部位,而使皮膚反應更加嚴重。
11.放射線治療時,類似照X光,沒有疼痛的感覺。
12.治療室因機器運轉所需溫度會較一般室溫為低(20-30℃),若您覺得寒冷,來院時請攜帶外套,治療時請告知技術人員添加毛巾被。偶有機器運轉聲音乃屬正常,請勿擔心。
13.若臨時有事不能依約前來治療時,請與治療室連絡,電話(0423592525 轉5640、 5641或5642,請盡量勿任意中斷治療。
二、治療中注意事項:
1.治療室在本科地下一樓,請與技術員密切合作,治療時請依照指示, 保持固定的治療姿勢。
2.治療中,請隨身攜帶健保卡,便利作業。
3.每週依醫師約診日至門診例行常規檢查,驗血及量體重(治療期間不必掛號),以追蹤並處理治療時之問題與不適。
4.治療中有任何之不適,可於上班時間請教護理人員及醫師。
5.照射期間注意營養,若一週內體重減輕二公斤,則須與營養師商討飲食計劃。
6.治療過程或需更改照射部位,技術員會請您拿治療記錄本到診間,護士會為您安排醫師及聯絡一切事項。
7.治療中若有倦怠、噁心、食慾不振等,宜多休息多攝取營養。
8.依病況醫師會在放射治療期間合併化學治療。
9.治療中如有發高燒(體溫≧38.5℃)應儘快請醫師診察,如下班時間或假日請掛急診就醫治療。
三、治療結束之注意事項:
1.當療程結束時,請拿治療記錄本到診間,並請醫師或護士為您預約下次回診日期。
2.對於皮膚的保護、飲食的調理、口腔的保健及生活起居、運動等,請仍須 保持謹慎態度,並按時回院作門診檢查。
3.請隨時提高警覺,注意是否出現治療前的身體不適症狀或有異常腫塊;如 有懷疑或不舒服,請掛號看診。
4.臨睡前,刷牙後,將氟化乳膠塗在牙套上,戴5~10分鐘;取下牙套後,二小時內不可漱口或進食。
5.每月定期作牙科檢查,如有蛀牙,立即填補。
6.治療後的半年內,盡量避免拔牙或牙科手術,以防傷口癒合不良。
7.皮膚肌肉纖維化:高劑量的放射治療可能形成局部的僵硬及張口不良。請加強局部皮膚肌肉的運動,常做轉頭運動、張口運動或咀嚼口香糖。
暫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