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常見疾病: (診治疾病項目)
一、泌尿道感染
(一)引發原因大都由細菌被導入正常時應無菌的尿道,並且上行進入尿路造成感染。危險因子包括女性性活動頻繁、懷孕、尿路、阻塞、膀胱功能不良、膀胱輸尿管回流,及尿路導管安置。小便痛、頻尿、急尿(urgency) 、及恥骨上疼痛是膀胱炎的徵兆。
(二)致病原:大部份由腸內菌科(例如:大腸桿菌等)引發。
(三)診斷:細菌培養。
(四)治療照護: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二、流行性感冒
(一)疾病特性: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臨床上所謂的感冒、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無法區分之急性呼吸道疾患均有可能為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
(二)致病原: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
(三)診斷:檢測鼻咽分泌物是否有病毒抗原存在。
(四)治療照護:醫師評估,服用或針劑流感抗病毒藥劑或合併支持性療法治療。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
三、肺炎
(一)症狀:發燒、咳嗽、寒顫、膿痰、氣促、喘鳴、胸痛。
(二)致病原:包含細菌性、病毒性等病原,台灣社區型肺炎最常見五種致病菌,依序是肺炎鏈球菌(23%)、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14%)、肺炎披衣菌(Chlamydophila pneumoniae,8%)、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7%)和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5%)。
(三)診斷:主要為臨床診斷,出現上述症狀合併有理學檢查異常或胸腔影像異常。
(四)治療照護:細菌性肺炎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四、蜂窩性組織炎
(一)病因:細菌經由傷口侵入真皮和皮下組織,釋放毒素,而在組織空隙內滋長,引起局部組織炎性反應。人體的皮下脂肪層是一區區像蜂窩狀的組織,所以如果這個區域發炎腫大,就稱之為『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發生的部位,可能是以往曾經外傷的部位,或是皮膚本身已經有病變的地方。最常侵犯臉部、頸部及腳部等部位,並可經淋巴系統侵犯到周邊結締組織。
(二)致病原: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及鏈球菌(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us)。
(三)診斷:臨床表徵或細菌培養。
(四)治療照護: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一)症狀:咳嗽、發燒、流鼻水、喉嚨痛、頭痛或倦怠。
(二)致病原:冠狀病毒(SARS-CoV-2),並包含其變異株。
(三)診斷:抗原或PCR檢測。
(四)治療照護:具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患者,可於疾病早期使用口服或針劑的抗病毒藥物及類固醇,合併支持性療法。
六、梅毒
(一)症狀:早期梅毒在接觸處出現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傳染性極高,容易發生在男性陰莖任何部位,女性則是在陰道,接下來會出現皮疹、淋巴腺腫等,最後會進入無症狀時期,雖然並無臨床症狀,但體內仍然有梅毒螺旋菌存在,對身體組織器官仍有破壞性,常會影響到神經系統但症狀輕微不明顯,主要為頭痛、嘔吐及視乳頭水腫等。
(二)致病原:梅毒螺旋體( Treponema pallidum)。
(三)診斷:抗體檢測。
(四)治療照護: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七、淋病/ 披衣菌感染
(一)症狀:男性感染後約2至7天會出現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等,女性感染後症狀較不明顯,可能出現頻尿而且灼痛的症狀,
(二)致病原:淋病致病原為奈瑟氏淋病雙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披衣菌的致病原則為砂眼衣原體(Chlamydia trachomatis )。
(三)診斷:淋病可由細菌培養或PCR檢測診斷;披衣菌感染則由PCR檢測。
(四)治療照護:以抗生素治療為主,應禁止與最近接觸過之性伴侶發生性行為,避免再度感染,除非對方已接受妥善之處理及治療。
八、傷寒與副傷寒
(一)疾病特性: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相對性心律減慢、脾臟腫大,身軀出現紅疹、咳嗽,成年人較常見有便秘或腹瀉,淋巴組織病變。
(二)致病原:傷寒之病原菌為:Salmonella typhi;副傷寒之病原菌為:Salmonella paratyphi。
(三)診斷:細菌培養。
(四)治療照護: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九、敗血症與敗血性休克
(一)疾病特性:敗血症(sepsis)是對感染的全身性發炎反應。敗血性休克指的是宿主的衡定機轉因敗血症而顛覆,造成低血壓及器官功能不良.敗血症的徵兆包括突然發作的發燒、寒顫、心搏過速、意識狀態改變、或低血壓,特別是有局部化的感染者。換氣過度,失去定向感、混亂,通常是早期徵兆。可能會發生低血壓和散布性血管內凝血(DIC)。
(二)致病原:微生物感染。
(三)疾病之實驗診斷:細菌培養。
(四)治療照護: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十、腦膜炎
(一)症狀:常見為頭痛和頸部僵直,伴隨發燒、精神錯亂或意識改變、嘔吐。
(二)致病原:有可能是細菌性、病毒性、黴菌性等病原體感染。
(三)診斷:腰椎穿刺後作腦髓液之染色、抗原檢測、培養等。
(四)治療照護: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十一、心內膜炎
(一)症狀:發燒、寒顫及倦怠等非特異性症狀為主。
(二)致病原:包含細菌性、黴菌性等病原體感染,常見的細菌性心內膜炎的致病菌包含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以及腸球菌等。
(三)診斷:細菌培養以及心臟超音波檢查為主。
(四)治療照護:以抗生素治療為主,若瓣膜贅生物過大或內科治療失敗,評估是否手術治療。
十二、HIV/AIDS
(一)傳染途徑:
1.性行為傳染:肛門、陰道等方式之性交或其他體液交換。
2.血液傳染:輸入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製劑。
3.與靜脈藥癮者共用注射針頭。
4.母子垂直感染:嬰兒也會由其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在妊娠期、生產期、或因授乳而得愛滋病毒。
(二)愛滋病毒感染屬於一種反轉錄病毒,主要針對人類免疫系統進行感染。
(三)診斷 : HIV抗體檢測進行第一步篩檢,過去採用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確診,目前已由愛滋病層析法(HIV confirmatory test)取代西方墨點法確定診斷 。
(四)治療照護:目前愛滋病毒感染仍無法治癒,感染者必須耐心持續服藥才能控制病情,不規則服藥會導致愛滋病毒產生抗藥性,造成日後治療的困難。此外,必須採行安全性行為以防止不同株病毒重複感染,此為避免產生抗藥性病毒無藥可醫的重要關鍵。目前採用雞尾酒式混合療法藥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緩發病時間。
十三、恙蟲病
(一)疾病特性:被具傳染性的恙螨叮咬的部位形成特有的洞穿式皮膚潰瘍型焦痂(eschar)。這種急性的熱病在9至12天的潛伏期之後發生,伴隨有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發燒1週後,在軀幹出現暗紅色的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
(二)致病原:由立克次體引起的疾病。
(三)診斷:抗體或PCR檢測。
(四)治療照護: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十四、登革熱
(一)疾病特性:登革熱又叫典型登革熱(classic dengue),或原發性登革熱(primary dengue),係由蚊子(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 或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而以高熱、頭部、肌肉、骨頭、關節的奇痛,後眼窩痛以及發疹為主要症狀。
(二)致病原:由黃病毒科(Flaviviridae)黃病毒屬(Flavivirus)中的登革病毒亞屬所引起,在登革病毒亞屬裡共有四種登革病毒,它們依抗原性的不同分別稱為第一、二、三、四型。
(三)診斷:PCR、登革病毒血清抗體或登革熱病毒培養陽性。
(四)治療照護:以症狀治療為主。
十五、結核病
(一)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沫與空氣傳染。由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咳嗽、講話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而感染。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與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是否具有良好的通風環境,也是影響被傳染機會的重要因素。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
(二)致病原: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疾病。
(三)診斷:細菌培養及胸部X光檢查。
(四)治療照護:結核病是個可治癒的疾病,同時在多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之下,按規服藥2週內即可大大的降低其傳染力,持續按規服藥至少6個月至9個月以上即可完全治癒肺結核病。其他器官之結合結核病 (如腦膜炎、骨結核病)須治療至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