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骨科部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快捷選單
icon網路掛號 icon看診進度 icon即時動態 衛教專區 icon服務諮詢 icon交通指南 icon健康檢查 icon常見問答 該看哪一科
:::骨科部 > 部科簡介 > 關於骨科部 > 骨科部現況 > 參、策略

參、策略

引用 (10)
更新日期 2024/3/12 17:42:48
點閱 7558

一、 關節重建科

(一) 關節重建科手任科主任唐國民於2017年12月底退休後 第二任的關節重建科主任曾崇育於2018年08月01日正式接任為本部關節科主任,將繼續推行微創全人工膝及髖關節置換手術,目前傷口平均約10公分,術後恢復迅速,病患相當滿意,並持績推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之國際醫療,發展困難度高之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及研究。

(二) 本科繼續及發展行銷ROSA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手術,造福中部民眾。ROSA機器人手臂微創手術結合病患客製化的術前計畫,能協助骨科醫師準確地磨除及置換部分膝關節,更準確的人工關節放置,同時保留更多健康骨本及完整韌帶,病患可在術後擁有更自然的膝蓋運動,復原時間快。

(三) 積極發展關節再置換手術。自關節置換手術發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許多以前裝置的人工關節都已磨損鬆動,需要接受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另外目前因人口老化,需要關節再置換的病患會陸續出現。為因應此一需求,本科應積極派人研習及發展此一手術技巧,再配合目前本院已有良好的骨銀行設備,想必能再創新局。

(四) 本部於2018年8月26日與台灣英索學會於本院教學大樓共同主辦 " Mobile UKA Cadaver Workshop" ,會中邀請日本 DR KENJIRO YUSHIDA教授來親自教導Oxford Uniknee的手術方式、適應症及其發表長達多年的術後結果,讓與會醫師學習到新世的半膝人工關節新技術,此活動式半膝人工關節可以達到與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的術後效果,再對於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提供另一個治療上的選擇。

(五) 關節重建手術因國內人口的老化及高齡人口的增加,身體各部位的關節退化及機能受損案例也會越來越多,也因高齡伴隨而來的肌少症及骨鬆議題會讓臨床治療上變得更多更困難,本科未來需要在這方面研究學習相關的新醫療知識及技術,以期能夠提供及服務更多的高齡病患的臨床照護及治療服務。

(六) 新任科主任曾崇育主任於2018年8月新接任本部關節重建主任後,積極參與相關學會的活動及學術研討會,並於107年10月順利當選中華民國關節重建醫學會的地14屆理事,未來會更積極參與國內外的相關學術活動,並期望心科主任能夠在前任李土生部長、骨科黃揆洲部長及第一任唐國民主任努力耕耘下所建立的關節重建科下,能夠承先啟後繼續科務的事務、醫療服務及手術技術的創新上有更上一層樓的表現,並在教學研究及論文發表上有更進一步的表現與結果。

(七) 本部關節重建科全體醫師,積極參與相關學會的活動及學術研討會,曾崇育主任順利當選中華民國關節重建醫學會的第14屆15屆及16屆理事,未來會更積極參與國內外的相關學術活動,並期望在科內同仁耕耘下所建立的關節重建科下,能夠承先啟後繼續科務的事務、醫療服務及手術技術的創新上有更上一層樓的表現,並在教學研究及論文發表上有更進一步的表現與結果。

二、 脊椎外科

(一) 發展雷納生人工機器手臂脊椎導航系統創新手術,本部脊椎外科曾有兩個項目為全國第一:

1. 前位經後腹腔脊椎手術,治療下背痛及脊椎變形。

2. 微創內視鏡脊椎擴孔術治療老人脊椎狹窄症。

3. 機械手臂微創脊椎手術已列入本院一部一特色中榮10尖端。

4. 本科積極努力爭取購入相關設備,全力發展本項技術。本項  設備已編列預算於2018年執行完成採購。且本部李政鴻、陳昆輝、潘建州、石承民、洪麗焜等五位醫師已於2017.7.29至台北醫學大學完成系統整合操作暨大體實作訓練。一旦本系統設置完成,並結合本科既有之微創內視鏡手術技術與經驗,本院可進一步發展二大中心。

(1) 微創脊椎變形矯正中心(駝背及側彎)。

(2) 微創內視鏡脊椎融合中心(下背痛)。

5. 本科吳蘊哲醫師已於2018/11/04 於本院主辦之雷納生機械手臂(Renaissance System)大體研習營完成系統整合操作暨大體實作訓練。

6. 截至2018/12/31止,本部脊椎外科醫師已完成數十例雷納生機械手臂手術,累積大量經驗。手術種類包括脊椎側彎矯型手術、微創脊椎融合手術、微創脊椎骨折手術等。目前已完成各項行政流程,待台中市衛生局核准後,預計今年度可正式公告收費,施行手術。

7. 以雷納生執行變形脊椎矯正手術,為一較複雜之手術,本部將全力發展,配合人才培育計畫,將派遣三位醫師赴Spine Hospital at New York - Presbyterian / Allen與國際脊椎側彎大師LAWRENCE G. LENKE, M.D.進修脊椎側彎矯正以及脊椎微創手術。進修時期預計如下:洪麗焜醫師預計於2019/06~2019/07前往;石承民醫師預計於2019/08~2019/09前往;吳蘊哲醫師預計於2020年度前往。

(二) 進行中之研究計畫

本科進行中之研究計畫有下列項目:

1. 本部李政鴻主任指導住院醫師林育賢,題目為「施行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後脊椎矢狀切面角度與髖臼窩前傾角之關聯性分析」,已於106年度秋季骨科醫學會大會口頭報告,並於107年進行第二階段資料整理與分析,論文撰寫中。

2. 本部李政鴻主任指導住院醫師徐偉恩,題目為「脊椎壓迫性骨折施行脊椎成型手術之預後相關因素分析」,已於106年度秋季骨科醫學會大會口頭報告,並進行第二階段資料整理與分析,論文撰寫中。

3. 本部李政鴻主任指導住院醫師涂高暢,題目為「比較經椎孔椎體間融合手術與斜位椎體間融合手術患者手術後之影像結果分析」,已於106年度秋季骨科醫學會大會口頭報告,並進行第二階段資料整理與分析,論文撰寫中。

4. 本科潘建州主任之研究,題目為「比較混合式動態骨釘與椎弓根釘施行於腰椎後外側融合手術之臨床結果與影像分析」,已分別於106年及107年度骨科醫學會大會口頭報告,並進行最終階段資料整理與分析,論文撰寫中。

5. 本科潘建州主任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系蔡文正教授及亞洲大學健康管理學院龔佩珍共同共同主持,以台灣健保資料庫所作之研究,題目為「Relevant Factors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alignant Bone and Joint Tumor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論文撰寫完成,投稿中。

6. 本科潘建州主任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系蔡文正教授及亞洲大學健康管理學院龔佩珍共同共同主持,以台灣健保資料庫所作之另一項研究,題目為「Relevant Factors and Medical Utility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alignant Bone and Joint Tumor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論文撰寫中。

(三) 未來研究計畫

2018年初,輔導會召集台北、台中、高雄三家榮民總醫院,指示啟動建置臨床資料庫,並以整合三家榮總臨床資料庫的利用為終極目標。

高雄榮民總醫院臨床研究主題「高齡患者骨質疏鬆骨折與治療」。奉院長指示,本部部主任李政鴻醫師與脊椎外科主任潘建州醫師分別擔任主持人與協同主持人,並邀請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王世典教授、高雄榮民總醫院骨科部許建仁醫師等人協同主持人。

於2018年4月23日輔導會核定「計畫編號VAC107-003榮民醫療體系照護大數據整合與應用計畫(107-108年):藉榮民醫療體系整合臨床資料庫探究並建立高齡脊椎疾患治療原則」。本計畫主要工作如下:(一)、建立大數據平台。大數據平台服務將包含數據存取、雲端儲存、文件管理、數據處理、統計分析、數據探勘、預測模型、機器學習。(二)、雲端研究分析系統建置,以Spark大數據運算處理框架為基礎,搭配多種開放原始碼的資料分析、儲存、運算叢集軟體,提供整合式分析平台。(三)、臨床研究應用,臨床資料庫將包含診斷、處置、藥物、生命徵象、醫療照護提供者 (providers)、檢驗 (lab results)、人口學資料、死亡率、疫苗、癌症登記檔、糖尿病記錄、管制藥追蹤等,提供各式研究需求資料。

本計畫申請即為接續計畫,擬透過臨床研究人員提供實際利用的經驗,配合資訊室採購大數據分析平台,有效率的建置臨床資料庫。本部已申請IRB審查,待另兩家總院IRB審查通過後,將分別彙整資料,以進行後續研究進行。

(四) 大體實作計畫

本科於李政鴻部主任指導下,定期主辦大體實作研習營,已完成下列場次:

1. 2017/8/19於本院舉辦「臺中榮總第一屆脊椎前位手術大體研習營」。

2. 2018/3/3。地點:彰濱秀傳。內容:前位與斜位椎體間融合手術訓練。

3. 2018/8/25~2018/8/26。與本部關節重建科合辦。地點:本院教學大樓。內容:前位與斜位椎體間融合手術訓練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訓練。

4. 2018/11/04。地點:本院教學大樓。內容:雷納生機械手臂(Renaissance System)大體研習營。

由於課程內容豐富紮實,獲得學員廣泛好評。為持續提升本科知名度、精進本科醫師醫療技術,將持續主辦大體實作研習營。預計於108年度舉辦雷納生機械手臂研習營與前位與斜位椎體間融合手術研習營各一場。

(五) 參與國外醫學會

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與日本脊椎脊髓病學會已有多年合作關係,已連續數年舉辦脊椎外科學者交流。本科潘建州主任亦於2017/12/11~2017/12/22至日本進修。日本脊椎脊髓病學會年會均設置 “international section” 讓國際學者專家發表論文。本科擬安排醫師加強研究準備,預計報明2019年度年會。除增加本科醫師之國際視野,亦提高本院之知名度。石承民醫師預計於2019/04/18~2019/04/20至日本橫濱參加日本脊椎脊髓病學會年會,The 4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Spine Surgery and Related Research,精進脊椎治療理念。

(六) 人才培育計畫

未來將繼續選派年輕主治醫師出國進修,學習新知識與手術技巧。

1. 石承民醫師預計於2019/04/18~2019/04/20於日本橫濱參加The 4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Spine Surgery and Related Research,精進脊椎治療理念。

2. 洪麗焜醫師已獲得本院2019-2020百鑽人才培育計畫經費,預計於2019/06~2019/07赴Spine Hospital at New York - Presbyterian / Allen與國際脊椎側彎大師LAWRENCE G. LENKE, M.D.進修脊椎側彎矯正以及脊椎微創手術。

3. 石承民醫師已獲得本院2019-2020百鑽人才培育計畫經費,預計於2019/08~2019/09赴Spine Hospital at New York - Presbyterian / Allen與國際脊椎側彎大師LAWRENCE G. LENKE, M.D.進修脊椎側彎矯正以及脊椎微創手術。

(七) 國際醫療

配合國家政策,本院長期負責諾魯共和國之全國醫療作業。本部部主任李政鴻醫師與本部脊椎外科吳蘊哲醫師預計於2019/03/18 ~ 2019/04/02至諾魯共和國,執行義診、技術指導與各項醫療業務。未來將持續配合國家與醫院政策,積極參與國際醫療,一方面提升國家與醫院形象,另一方面增進本部醫師之醫療技術與國際視野。
 

三、 骨折創傷科

(一) 人才培訓

1. 骨科部於本院承辦2022 Asia Trauma Conference及第三屆骨盆研習班等活動,並有骨科部內同仁及手術室多位同仁參與學習。
2. 培育骨折創傷科年輕主治醫師,投入複雜及困難的骨折處置及重建手術,派至國外研習相關的主題及中長期進修。

(二) 研究發展

1. 本部骨折創傷科持續與高齡醫學,麻醉科,復健科共同進行高齡髖關節骨折整合治療團隊計劃,蒐集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2. 計劃運用機器學習診斷跟骨骨折(Calcaneal fracture),蒐集跟骨骨折相關影像資訊(包括X-ray,CT scan),以卷積神經網絡訓練(CNN)模組,分析相關影像資料,並驗證其診斷率及準確性,在學會或國際期刊發表結果。
3. 利用「3D列印」技術來協助骨頭不規則缺損或是骨折不癒合的骨移植規劃。另外也可以協助截骨導引板設計來治療癒合不良變形的骨折。
4. 開發術後肢體活動或是負重的IMU偵測系統,結合智慧聯網(AIoT) ,即時偵測骨折創傷後居家復健治療成效及醫囑的執行率,提升病人術後的恢復及安全性。

(三) 現有特色與優勢

1. 多重創傷,骨盆髖臼骨折,以及關節內骨折等困難病例之治療能力為全國之指標醫院。
2. 老人骨折病患之整體醫療,在與高齡醫學科合作照料下,已發展出標準作業模式,住院天數與併發症雙降,是台灣少數整合照護高齡骨折病患之醫學中心之一,將在重視長照、高齡病患的政府政策下成為指標。
3. 每年接近上千例的骨折創傷案例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其累積的資料為珍貴的無形資產,在臨床資訊中心的協助下,若能結合其他臨床的共病症資料,必能創造出相當多的研究成果。

 

(四) 未來展望

1. 與高齡醫學合作照料老人骨折之合作模式,繼續擴展,加入復健科、精神科、以及疼痛科共同合作,短期內依據死亡率、生活品質(EQ-5D)等指標爭取SNQ認證,長期目標成立老人骨折中心,藉由整合治療之成效,成為全球之指標醫院。

2. 經由骨折科團隊合作,將多重創傷,複雜形關節內骨折,骨盆及髖臼骨折之現有成果往上提升,成為全國之指標甚至訓練中心。
 

四、 骨病科

(一) 骨腫瘤肢體保留手術:骨腫瘤肢體保留手術在骨腫瘤領域是世界發展趨勢,在國外已行之多年,目的是為了在不影響腫瘤存活率的前提下,提供病患較好的術後活動能力,國內發展以北榮最積極且最進步,目前中部地區僅本院有在施行,是本院在該領域領先中部其它醫院之關鍵發展方向。本部骨病科在該手術技術已在中部居領先地位,唯中國附醫及其它醫院仍積極發展中,若結合本院強大之放射腫瘤科及血液腫瘤科,以繼續維持本院在該領域之領先地位。

(二) 薦尾椎骨腫瘤切除手術:薦尾椎骨腫瘤除手術目前仍屬相對較複雜的手術,骨病科陳昆輝主任目前積極發展該領域之相關手術技術發展。

(三) 骨病科於陳昆輝主任和胸腔內科、泌尿外科、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合作施行惡性腫瘤脊椎轉移之全脊椎及部份脊椎切除及重建手術,有效改進病患生活品質及減少腫瘤局部復發率。

(四) 微感知科技之臨床應用:因應 microsensor 之普及,應用該技術並結合臨床應用是異業結合的一個絕佳組合。骨病科陳昆輝主任於陽明醫工所博士班畢業後,積極與陽明大學醫工所合作,應用微感知科技之技術,應用於人工膝關節手術及脊椎駝背畸型矯正手術患者術後之客觀且精準之關節活動範圍量測,並計劃推廣至居家跌倒偵測及居家活動監測之研究,並和研究部陳享民副研究員共同提出中日雙邊協議專案型國際合作研究計畫(Joint Call)「無線感知技術於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持續性居家復健照護之實證研究」待審核中。


五、 運動醫學科

「臺中榮民總醫院運動醫學科」具強大之競爭力,且由於醫療水準高,品質優良及服務熱忱,在中部地區享有口碑。這個具有專業化、組織化的醫療團隊能進一步帶給全國民眾及運動傷害病患十全十美的醫療照顧。不僅平時可以提供民眾最佳的預防醫療常識,增進民眾的身心健康,減少運動傷害頻率外;對於因運動或外傷所引起之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的病患,更可立即提供最迅速與最完善的治療,使其早日康復,提昇生活品質。本院於102年11月1日骨科部成立運動醫學科。

(一) 業務概況:

1.  特色微創關節鏡手術:

破裂肩旋轉肌腱的修補,肩峰下骨刺的切除,肩關節習慣性脫臼的肩盂修補,二頭肌腱接骨處撕裂的縫合,都可以完全使用關節鏡手術來完成。不但住院時間短,疼痛減少,恢復時間也大為縮短。

膝關節十字韌帶的重建及半月軟骨的縫合或部分切除,使用關節鏡手術目前已經成為標準的手術步驟。

對於髖關節內常見的疾病,如關節炎、關節緣軟骨破裂、軟骨增生等問題,髖關節鏡是最有效的診斷工具與手術方法,在國外已發展十餘年,而在國內仍屬於未發展的領域。本科已預備逐年添購新式設備,積極發展。

2.  關節復位、骨折固定手術以關節鏡輔助進行:

肩峰鎖骨關節脫位及骨折固定手術以關節鏡輔助進行關節復位,傷口小、疼痛少,恢復期也縮短。

目前已完成醫學中心首例使用關節鏡輔助進行肩峰鎖骨關節脫位固定手術。並且病例數已逐漸纍積中。

3. 特色「反置式人工肩關節」置換術:

肩旋轉肌腱破裂可藉由微創手術縫合修補,但肌腱巨大破裂、重複修補無效或藥物等保守治療失效,或肩關節粉碎性骨折或嚴重脫位時,需考慮接受肩關節置換術,以金屬人工關節替代已損壞的關節。本部最近引入「反置式人工肩關節」,手術分別將球狀的金屬關節置於肩胛骨,以及將凹槽狀的金屬關節部份置於肱骨,利用槓桿原理提升肩膀肌肉拉力,替代已損壞的肌腱,恢復手臂活動能力,也可減低人工關節與附近骨骼接觸,避免磨蝕。「反置式人工肩關節」已被普遍証實可有效幫助患者恢復肩關節的活動能力。

目前完成首例,並已積極增加病例數。

4. 成立關節鏡技能訓練室:

自西元1918年開創關節鏡手術以來,有關於關節鏡手術之技巧與應用日進千里,關節鏡手術已從早期單純為診斷工具,發展成具有治療及重建的價值,目前不僅應用四肢較大的關節如肩、肘、髖及膝關節等已臻成熟,而使用在一般較小的關節如踝關節及腕骨關節,以至於咬合關節也有不錯的結果。

目前運動醫學科已累積上千例經驗,雖然關節鏡手術優點多於缺點,技術上還是需要一段學習過程。關節鏡手術訓練較一般開放性手術訓練困難,其主要挑戰在於有限的視角範圍、侷促的器械操作空間及手眼的協調。成立關節鏡技能訓練室主要目的在於關節鏡手術的訓練及關節鏡技術的精進。

(1) 大體肩關節鏡及關節置換手術實作研習營

(2) 住院醫師肩關節鏡教育訓練營

(二) 研究計畫:兩相軟骨修復植體試驗(BiCRI study)

 「兩相軟骨修復植體」是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台大醫院共同研發並技術移轉於美精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醫療器材,目前已正在執行臨床試驗, 評估其對創傷或運動傷害所造成的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治療效果。試驗手術將取用您自身之少量健康軟骨細胞,置入可完全由體內吸收的人工移植體,再將此移植體植入軟骨缺損部位,追蹤評估軟骨再生效果。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為全國十大臨床試驗醫院之一,目前已篩選並執行臨床試驗個案,居全國之冠,成效斐然。

(三) 整合醫療團隊:

1.  整合醫療團隊,結合復健科及放射線部,給予病患最專業診斷且最完善的醫療照護。對於運動醫學的病患必定會有相當的成效;隨之可預期的是增加業餘以及職業運動員的照護,這也是運動醫學科更長遠的期望。

2.  整合醫療團隊,以競技運動員為主要服務之對象:

(1) 運動傷害之診斷與治療

(2) 運動技巧之評估與修正

(3) 運動員之健康管理

(4) 運動員之潛能鑑定與建議

(5) 運動員之運動功能檢測與改善

(6) 提供上述服務之宗旨為確保運動員之安全與健康,提昇其運動功能與成績表現,預防運動傷害及延長其運動生涯。

3.  術後與復健科配合,提昇功能恢復及病患滿意度,近期也配合院方施行PERIO專案以縮短住院天數,增加DRG盈餘。


六、 手足骨外科

本部歷經多年的人才培育及技術的精進,已經在國內手足關節的治療佔有一席之地,在中部地區已經建立相當的口碑,也獲得民眾及其他院所醫師的信任,經常會轉介相關疾病的病患到我們門診求治,但我們希望能再進一步,將手足關節的治療成為本院及本部的特色之一,將這個領域的治療推進至國內的領導地位。

手足關節的疾患會嚴重影響肢體功能及生活品質,雖然目前手腕及足踝部位的治療觀念及手術技術持續進步中,然而僅是手術的成功並非保證術後功能就能恢復良好,這個目標的達成需要潛在疾病的積極控制、手術技術的精進、術後病患的衛教及保健和精確的術後復健治療,因此需要跨科別的合作及溝通;為提高治療的品質及減少病人失能的比例、培育相關專業人才及提升本院專業地位和知名度,因此本部提案成立任務編組的專責二級單位,致力於跨部科溝通及治療手術的精進,2023年06月17日經主管機關審核通過正式成立「手足骨外科」為正式次專科。本科之任務如下:
(一)增加本院手足疾患手術服務項目及數量並建立指標性手術。

1.  腕關節鏡手術:腕關節鏡手術在手外科領域是世界發展趨勢,在國外已行之多年,目的是為了不破壞手腕穩定結構的前提下,提供病患較好的術後活動能力。

2.  遠端橈尺關節重建手術:解決多數病人之手腕疼痛,恢復功能,導入完全清醒局部麻醉的技術,提升病人對手術的滿意度。

3.  腕骨退化性關節炎之部分性腕骨融合手術:避免手腕全融合,保留部分活動範圍。導入完全清醒局部麻醉的技術,提升病人對手術的滿意度。

4.  三角纖維軟骨與韌帶重建手術:避免手腕進一步之退化,恢復病人肌力與活動範圍,另外在三角纖維軟骨修補的深淺部破裂修補理論方面正進行手術案例的收集,期能對此部分的手術治療有所貢獻。

5.  手部神經病變之肌腱轉位手術:用以治療長期神經病變導致之肌腱失去功能,導入完全清醒局部麻醉的技術,提升病人對手術的滿意度。

6.  手部局部皮瓣手術:用以治療創傷或腫瘤切除後所導致之皮膚缺損。

7.  完全清醒局部麻醉的應用:對全身麻醉風險較高的多重共病的高齡骨折病人開發此一方法麻醉,收其恢復快、免空腹等優點,提升病人對手術的滿意度。
(二)強化與院內其他醫療團隊(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溼科新陳代謝科、外科部重建整形外科、兒童醫學中心、神經醫學中心…等)之連結,定期到各部科宣導手足骨外科執行的業務及治療成效,接受其他科部轉介原發疾病所導致之手足部畸形疾患,補強其他臨床部科治療的延續性及完整性。
(三)與復健科密切合作、建立雙向轉介、定期舉辦跨部科檢討會議,提升術後病人的功能恢復及滿意度。
(四)組織相關次專科團隊會議,定期與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溼科、新陳代謝科、神經醫學中心與復健科討論彼此轉介的案例,建立交流管道、互相學習,提升團隊完整的照護能力。

(五)成立次專科門診,提升病人的可近性以及其他醫院轉診的方便性,增進教學、研究與醫療的成效。

(六)培育相關專業人才,選派優秀年輕醫師至國內(外)參訪交流及訓練,學習尖端及最新的治療技術,並與國外知名的醫療機構接軌建立連結,維持本院在手足關節治療的領先地位。
(七)成為中部地區專科訓練的基地,協助訓練中部地區在手足次專科治療的專業醫師,提升區域治療水平及塑立本院在這個治療領域的威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