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人工電子耳的模樣是怎樣的?(附圖)
A:
"微型系統24型" 人工電子耳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 植入部件—一個磁鐵,一個接收器/刺激器和連接耳蝸和接收器/刺激器的呈環狀排列的22電極。
.言語處理器—看起來像可裝在衣袋裡的計算器,重約100克。
.方向性麥克風、導線及傳送器—麥克風 (外型類似耳後式助聽器) 通過兩條導線與言語處理器及傳送器相連。傳送器包括一個磁鐵,與植入的接收器/刺激器內磁鐵相吸,以固定傳送器的位置。
聲音由方向性麥克風接收後送至言語處理器。言語處理器將訊號放大、過濾、數字化,並選擇及編譯成適合的聲音訊號,編譯的訊號包括電極選擇和刺激強度。訊號經由傳送器傳送至接收器/刺激器。接收器/刺激器會產生電子脈衝並傳送到適當的電極。電極直接刺激內耳的聽覺神經,並傳至大腦演繹成聽覺。整個過程在數毫秒(ms)內完成,這意味著聲音一發出就可聽到,如果聲音繼續發出,訊號就會連續地傳送。言語處理器的電子線路是特殊設計的,可減少不必要環境雜音的輸入。
微型系統24型使用多個電極刺激內耳的聽覺神經纖維,比其他種類的" 人工電子耳" 有更多的電極。不同位置的電極能從高到低來調節音調。像鋼琴的鍵盤從右到左可彈出從高到低的音調一樣。不同位置的電極能刺激耳蝸內不同位置的神經纖維,所以使用者能聽到更多不同的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