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
請直接複製網址分享。
字級設定:
請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Facebook:
請至Facebook網站搜尋「台中榮總」。
展開/關閉:
請利用上方選單進入您想要的頁面。
回頂端:
請利用鍵盤[Home]鍵回到頁面頂端。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小
中
大
:::
單位首頁
中榮首頁
網站導覽
選擇分院
埔里分院
嘉義分院
灣橋分院
English
分享
小
中
大
胃腸肝膽科
首長信箱
胃腸肝膽科
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最新消息
部科簡介
胃腸科簡介
醫療服務
醫師專長
衛教專區
公開資訊
常用資料
胃腸肝膽科常用英文縮寫
胃腸肝膽科病房一般醫學教學紀錄表下載
常用連結
分享
中榮首頁
單位首頁
English
選擇分院
選擇分院
埔里分院
嘉義分院
灣橋分院
臺中榮民總醫院
×
:::
快捷選單
網路掛號
看診進度
即時動態
衛教專區
服務諮詢
交通指南
健康檢查
常見問答
該看哪一科
:::
胃腸肝膽科
>
衛教專區
>
肝癌
肝癌
引用 (15)
2018/9/19 11:18:48
6853
緒論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簡稱肝癌)為全球最好發的癌症之一,過去從診斷到死亡平均只有三到六個月,是極惡性的癌症。近幾年由於影像檢查的進步、普及和血清胎兒蛋白(a-fetoprotein)的篩檢,目前已可早期發現小型肝癌,就是說在肝癌還小、無症狀時就診斷出來並且給予治療,因此肝癌存活期已大幅延長。
流行病及病因學
在台灣,肝癌是國人男性癌症死因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第二位,肝癌的發生在台灣地區主要是與B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密切相關。台灣一般人口B型肝炎表面抗原帶原率大約15~20%,而在肝癌病人B型肝炎表面抗原帶原率則在60~70%左右。除了B型肝炎病毒以外,C型肝炎病毒是引起肝癌的次要原因。此外,酒精、砷中毒、食物中黃麴毒素(aflatoxin)的污染也可能是導致肝癌的因素之一。
臨床症狀
小型肝癌大多無症狀,少數有一些非特異的症狀,如腹脹,疲倦等,多半由於病人的肝硬化引起。而晚期肝癌的症狀則包括腹痛、腹脹、體重減輕、腹部腫塊、黃疸、食慾不振、發燒等。
肝癌高危險群
肝硬化病患、有肝癌家族史者、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患者、B型肝炎帶原者。
追蹤檢查的間隔
肝硬化患者3至6個月追蹤一次腹部超音波,而B型及C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正常或只是輕微的慢性發炎且無肝硬化者,大約一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掃描即可。如果胎兒蛋白偏高或者過去超音波檢查有懷疑腫瘤者,需要依病情縮短檢查間隔,甚至安排進一步檢查。
肝癌的診斷:
超音波掃描
電腦斷層攝影
核磁共振掃瞄
血管攝影
肝穿刺
實驗室檢查:肝功能: A/G、GOT、GPT、BIL.、prothrombin Time,肝炎標記及胎兒蛋白。
肝癌的治療
手術切除:目前肝癌治療之第一選擇。但肝機能、腫瘤數目大小及位置需先評估。
肝動脈栓塞治療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栓塞是治療肝癌之次要選擇,尤其在肝機能不良,肝硬化厲害或腫瘤位置不適合手術切除之病例,可考慮栓塞治療。
酒精注射治療 (Percutaneous alcohol injection, PEI):肝癌體積很小時,可在超音波指引下做純酒精注射治療,一般肝癌在3公分以下且腫瘤數目3個以下較適宜,注射量為4/3 π(r + 0.5)3,r為腫瘤半徑,單位是公分。
其它治療方法:
冰醋酸注射治療 (Percutaneous acetic acid injection, PAI)
微波治療 (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otherapy, PMCT)
無線電頻治療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化學治療 (Systemic chemotherapy or intraarterial injection chemotherapy, IAIC)
利用開刀中行冷凍療法 (Cryotherapy)
質子療法 (Proton therapy)
荷爾蒙治療 (Hormonal therapy)
免疫療法 (Immunotherapy)
肝臟移植手術 (Liver transplantation)
多重療法(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回上一頁
展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