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分享:
請直接複製網址分享。
字級設定:
請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Facebook:
請至Facebook網站搜尋「台中榮總」。
展開/關閉:
請利用上方選單進入您想要的頁面。
回頂端:
請利用鍵盤[Home]鍵回到頁面頂端。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小
中
大
:::
單位首頁
中榮首頁
網站導覽
選擇分院
埔里分院
嘉義分院
灣橋分院
English
分享
小
中
大
胃腸肝膽科
首長信箱
胃腸肝膽科
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最新消息
部科簡介
胃腸科簡介
醫療服務
醫師專長
衛教專區
公開資訊
常用資料
胃腸肝膽科常用英文縮寫
胃腸肝膽科病房一般醫學教學紀錄表下載
常用連結
分享
中榮首頁
單位首頁
English
選擇分院
選擇分院
埔里分院
嘉義分院
灣橋分院
臺中榮民總醫院
×
:::
快捷選單
網路掛號
看診進度
即時動態
衛教專區
服務諮詢
交通指南
健康檢查
常見問答
該看哪一科
:::
胃腸肝膽科
>
衛教專區
>
肝腫瘤
肝腫瘤
引用 (7)
2018/9/19 12:03:06
2260
前言
肝臟腫瘤是國人容易罹患的癌症之一,目前有各種治療方式,一般肝臟腫瘤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患者忽略,因而失去接受治療的最好機會,如肝動脈栓塞、肝臟腫瘤切除等,若能早期治療效果才好,所以肝腫瘤的高危險群能定期追蹤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高危險群
B型及C型肝炎:有80%-90%的肝腫瘤患者是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
病毒性或非病毒性慢性肝臟疾病:例如肝硬化。
黃麴毒素:發霉的花生、大豆、稻米等。
使用不當藥物:使用類固醇,或未經醫師處方之成藥及草藥。
由別處轉移:通常腸胃道、肺臟及乳房部位的癌症較容易轉移至肝臟。
家族性遺傳因子。
可能症狀
肝臟腫大。
腹脹、嘔吐、食慾不振、發燒等。
黃疸、皮膚癢。
腹水、下肢水腫、血中電解質不正常:因為肝臟功能受損,無法正常製造足夠的血清白蛋白及門靜脈壓力升高,造成液體存在體內。
食道靜脈曲張出血。
血氨上升導致肝昏迷。
貧血:多半是因為上腸胃道出血(如食道靜脈曲張出血),及惡病質所引起之營養不良所致。
需要作的檢查
血液檢查:包括病毒性肝炎標記、胎兒蛋白(AFP)、肝功能檢查等。
超音波。
腹部肝臟電腦斷層攝影。
腹部血管攝影。
肝臟切片:此種病理檢查能幫助確定診斷。
處理
手術切除。
肝動脈栓塞:將供應腫瘤營養之血管阻塞停止供血,或合併使用局部抗癌藥物,使腫瘤萎縮或壞死。
其他治療方式:包括酒精注射、射頻燒灼術、化學及放射線治療。
疾病注意事項
飲食:注意營養的攝取:一般正常軟質飲食即可,避免不當食補或藥補,但如有肝昏迷或肝衰竭的現象,則必需採低蛋白飲食。如有腹水及水腫,則必須限制鹽份及飲水量。如有鈉離子過高或鉀離子過低,則必須採低鹽飲食,一天限制攝取一茶匙的鹽(5gm)。
體重控制:每天清晨早餐前應測量體重一次,維持每天增減不超過0.5公斤。
疼痛:
舒適的姿勢:枕頭支托或採屈膝側臥姿勢。
轉移注意力:音樂、聊天、娛樂活動等。
口服或注射止痛藥。
黃疸、皮膚癢:
使用中性潤膚乳液。
避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發炎。
定期追蹤病程發展:通常需半個月回門診一次,追蹤腫瘤的發展。
肝昏迷:是血液中有過多的氨(Ammonia)毒素,所以養成每天排便1-2次的習慣,以排出因進食而積存於腸道中過多的氨是很重要的。
如有肝硬化的情形:則可能造成食道靜脈曲張,一旦靜脈曲張破裂就會出血或是解黑便,這時應該要趕快就醫。
預防
正常生活作息,避免過份疲勞。
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接觸及輸血,以免感染B型、C型或其它病毒性肝炎。
不吃發霉或不明化學成份的食物。
戒煙及戒酒。
適度運動,多攝取養分增加抵抗力。
保持心情愉快情緒安定。
定期健康檢查。
避免不必要的服藥。
回上一頁
展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