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外科醫療服務範圍
|
一、 氣道病變
氣管狹窄/ 支氣管狹窄/ 氣道破裂/ 氣道異物
二、 胸廓病變
漏斗胸 (凹胸症)/ 雞胸 (凸胸症)/ 胸壁腫瘤
三、 肺部病變
1. 感染性疾病--肺膿瘍/ 肺結核、黴菌感染/ 支氣管擴張症
2. 肺氣腫/ 大肺疱病變
3. 良性腫瘤
4. 惡性腫瘤-- 肺癌(非小細胞肺癌)/ 轉移性肺腫瘤
四、 縱隔腔病變
1. 縱隔腔炎
2. 良性腫瘤(胸腺瘤、甲狀腺瘤、畸胎瘤)
3. 惡性腫瘤--精原細胞癌/ 非精原細胞瘤/ 胸腺癌
4. 橫隔疝氣
5. 橫隔破裂
|
五、 肋膜腔病變
氣胸/ 血胸/ 膿胸/ 乳糜胸/ 間皮瘤
六、 食道及胃病變
1. 良性病變--食道破裂/ 瘜室/ 平滑肌瘤/ 食道失弛張症/ 返流性食道炎/ 食道裂孔疝氣/ 食道異物
2. 惡性腫瘤--食道癌(麟狀上皮細胞癌,腺癌)/ 胃賁門癌
七、 其他
1. 手掌多汗症
2. 腋下多汗症(狐臭)
3. 重症肌無力症
4. 肺氣腫
5. 肺移植
|
胸腔外科醫療設備
|

|
內視鏡微創整合系統
1.觸控式中央控制介面,可將一切在微創手術中需用的配備都整合在一起,包括電子鏡頭、光源機、氣壓注入機及電燒等,使手術過程更為流暢,大幅縮短手術時間。
2.搭配窄頻早期癌辨識主機系統(NBI),能快速、明確地將早期病變切除。
|

|
胸腔微創手術設備
1.提供高畫素的數位影像及全方位的視野。
2.對深部之病灶可透過局部放大提供更清晰之畫面。
3.手術傷口小,較美觀,不易感染或裂開,減少併發症。 |

|
內視鏡檢查設備
1.手術醫師對病患做術前最後腫瘤位置之確認。
2.對於因化學藥劑、腫瘤阻塞、食道括約肌功能不良及手術縫合等原因所造成的食道狹窄之病患,進行食道擴張。
3.評估氣切管置放位置、種類是否適當,及氣切管痰阻塞之清除。
|
 |
Hybrid OR 複合式手術室
1. 配置多軸式血管攝影。
2. 軌道式電腦斷層(Sliding CT)。
3. 提供術前、術中、術後胸腔組織以及血管攝影。
4. 輔助手術前定位及最新微波消融手術 |
 |
CT guiding電腦斷層輔助定位
1. 精確定位較小較深處之病灶。
2. 術前攝影以取得最新即時影像,不需另外花時間做影像檢查。
3. 術中即時監測病人生命徵像變化。
4. 檢查完立即手術,減少併發症。 |
 |
Microwave微波消融手術
1. 提供不適合傳統手術病人新的選擇。
2. 深處病灶仍能精確定位,不傷及其他組織。
3. 無傷口、更不痛。
4. 手術時間短,減少麻醉時間。 |
 |
3D電磁導航支氣管鏡
1. 病人全身麻醉下進入複合式手術室接受斷層攝影。
2. 利用電腦斷層攝影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即時由氣管鏡導航再由螢光內視鏡系統標記病灶。
3. 標記完後立即手術。
檢查 -> 標記 -> 手術 一站完成
|
胸腔外科醫療特色(內視鏡手術)
傳統胸腔手術,需在側胸部作一 20公分 左右的切口,對病患來說,這「必然之痛」成為不可不忍受的原罪。隨著胸腔鏡手術的進展,讓我們得以在極小的傷口,更微少的組織創傷下達到同樣手術治療的目的。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從1990年初期即開始發展胸腔鏡手術,如交感神經截除術、自發性氣胸手術、膿胸手術及肌無力症之胸腺切除等,皆有相當良好的成效。近年來癌症手術的國際趨勢也走向了微創手術,在許多先驅者的努力下也得到許多資料足以佐証其不遜於、甚至優於傳統手術的治療效果;在術後恢復及傷口疼痛的減輕上更是成效卓著。為了迎上國際潮流,胸腔外科同仁在既有的胸腔鏡手術基礎上發展肺癌及食道癌手術的微創化。比起傳統的開胸手術傷口所造成的傷害,胸腔鏡手術在不傷及肋骨的情況下,只需一個 4公分傷口及兩個 1公分 的小傷口,就可完成肺葉切除的工作。在食道癌胸腔剝離手術方面,只需要一個 3公分 的傷口及兩個1公分的小傷口,就可完成食道切除,明顯地減輕病患之疼痛及術後併發症的產生,更加速病患的恢復過程。
對於胸腔外科病患的手術治療,我們堅信在秉持外科的手術治療原則下,追求傷害更小、效果更好,是胸腔外科的手術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