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腎臟科 > 公開資訊 > 專訪與分享 > 醫師專訪

醫師專訪 – 腎臟科主任吳明儒

引用 (9)
更新日期 2018/10/29 14:11:50
點閱 895

.

加入好友
「透析生活新自由」LINE帳號開通,歡迎加入好友,隨時接收最新消息!

在進入洗腎階段前,慢性腎衰竭患者若能事先充分了解病情及治療模式的優劣,與醫療團隊共享決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是尊重病患自主權的最終目的。

台灣的末期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排名全球數一數二,去年全台有八萬餘人正在接受常規的透析治療,但對末期腎臟病的整合照護卻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傳統醫病關係經常有資訊不對等的問題,可能因雙方無法通盤了解引發醫療糾紛。

腎臟治療選項多,找到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任吳明儒指出,末期腎衰竭的患者多數不希望進入透析治療一途,但很多病患不知道,臨床治療方式的選擇可以不同。?一般來說,如果是因為高血壓, 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引起的腎衰竭併發症,可用藥物治療,減少腎臟功能的崩壞;若藥物治療無法達到效果,出現絕對適應症及相對適應症時,勢必就要進入透析階段。」

吳明儒醫師

一旦需進入透析階段,就必須評估病患的實際狀況選擇治療方式,包括透析、腎臟移植及安寧照護等。目前透析的方式分兩種: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就是俗稱的「洗血」,必須透過動靜脈廔管扎針,靠體外循環的方式,將體內的毒素排出;而腹膜透析一般被比喻為「洗水」,是透過導管做體內循環,不必扎針。等待腎移植階段,腹膜透析是不錯選擇

基本上,70歲以下、沒有嚴重合併症的病患可以優先考慮腎臟移植,術後可以有最好的生活品質、五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只是如今民眾對活體移植的觀念仍未廣泛接受,目前仍有超過6,800位腎衰竭病患仍在等待移植機會。吳明儒主任說,在等待換腎期間,病患仍需持續進行透析治療,但除了傳統所熟知的血液透析治療外,?如果病患體質與病況、環境許可,建議也可以選擇腹膜透析治療,根據國內外醫學文獻的報導指出,使用腹膜透析五年後的病患存活率和血液透析差不多,大約為60%。此外,比起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較能延長腎臟的殘餘功能;在透析治療的前幾年,仍然每天有比較多的尿量。」

吳明儒主任也提到,採取血液透析的病患換腎後發生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的機率可能高一些。而腹膜透析的優點,則在於小便量仍可保留,比較不會發生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基本上,血液透析前三個月,病患的尿液量常會快速減少;但多數腹膜透析病患,即使洗了兩、三年,尿液量仍能維持正常。」。此外,由於腹膜透析更有自主性與隱密性,對於比較重視私密性的人來說,更是不錯的選擇。如腹膜透析病患可以選擇睡眠時間透析,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夏天可以穿著短袖,不必擔心旁人對於手臂透析痕跡的異樣眼光。 再者,?腹膜透析等於是每天持續清除體內毒素,治療過程比血液透析來得溫和穩定,且每日的飲食及水分限制也少,病患的自主性強,對於日常生活影響較少。」

吳明儒主任舉臨床ㄧ名68歲男性為例,該名心臟病患,在進行5年的腹膜透析後,接受來自太太的腎臟捐贈,?該患者的心臟還有支架,在經心臟外科醫師許可下接受換腎手術,也因為之前是做腹膜透析,術後很快就有尿液,腎功能恢復的相當良好。預估移植腎可存活約15至20年。」

臺中榮民總醫院腎臟科 -腎衰竭前期病患整合照護系統,全面照護中重度慢性腎臟病

即使大部分的末期腎衰竭病患有上述治療方式,實際上從台灣醫療分級的現況來看,病患可能沒機會明確得知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衛福部及醫策會為了讓病患能獲得更全面的醫療資訊,協助病患、病患家屬及醫事人員達成共識,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醫療決策,目前正積極推廣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針對中重度慢性腎臟病的病患,臺中榮民總醫院創新推出腎衰竭前期病患整合照護系統,落實病人決策共享的概念,不但可及早掌握有透析風險的病患,讓腎臟科醫師和衛教師即時介入治療,也提供各類腎臟病族群的疾病風險指標監測,幫助臨床醫師做出適當的診斷與治療。

這套腎衰竭前期病患整合照護系統不但有淺顯易懂的衛教資訊,也有活潑生動的衛教平台,更是將醫師及衛教師的醫囑資訊彙整。更特別的是,系統設計了一項簡易問卷,可以算出並推薦最適合病患的治療方式,協助病患及家屬充分了解,並與醫師共同討論治療決策,保障自己的醫療權益。

點此檢測>> 腎衰竭治療選擇個人喜好與全人評估計分表

吳明儒主任強調,末期腎衰竭治療多元,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計畫,臨床醫師能做到充分的告知選擇、確認溝通、同理尊重,病患也能因為擁有全面性的資訊,選擇出符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對醫病雙方都有相當助益。

原文出處: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374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