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兒童外科 > 衛教專區 > 常用疾病及衛教

腸套疊

引用 (9)
更新日期 2023/4/3 8:28:32
點閱 2343
腸套疊                                                    周佳滿主任

幼兒腸阻塞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好發於3歲以下嬰幼兒,真正致病原因不明,臨床出現間歇性哭鬧、嘔吐或血便等症狀,通常都是近端的腸道套進遠端的腸道內。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最常見於3個月到9個月大的嬰兒,約有80%的病人為兩歲以內。
發生的部位最常見為迴腸套大腸型,腸套疊在嬰幼兒的絕大部份為原發性,只有5-10%為有導引點(leading point)存在,如小腸憩室、腫瘤等。因嚴重的間歇性腹痛兒哭鬧、嘔吐以及解出草莓醬樣的粘液血便為最主要的三個臨床症狀,需立刻到醫院檢查及治療。
確診後,若臨床狀況允許可先以超音波導引進行生理食鹽水灌腸復位或X光下顯影劑或空氣灌腸復位。若生理食鹽水灌腸復位失敗、復發性腸套疊、5歲以上之腸套疊病人或已有腹膜炎等嚴重腹內感染現象者則需要接受手術復位;在少部份因小腸憩室、腸道息肉或腫瘤等所致之腸套疊,則需手術移除病灶。
 
術後照護
  1. 灌腸復位後復發率一般約有10%;接受手術復位者,則約有3-4%之復發率,故術後仍須注意進食及解便情況正常後方可出院。
  2. 接受手術復位一般需2-3天後可開始進食,3-5天後出院;若有接受腸道切除者則可能約需3-5天後開始進食,7-10天後出院。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