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
引用 (19)




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y, SBRT),利用單次給予高劑量並以少次數的治療方式,以提高生物等效劑量及短療程的方式,用於治療體積較小(三、四公分以下)之腫瘤,可以達到腫瘤劑量最高,正常組織劑量極低的劑量分佈。臨床適用於早期肺癌、肝膽單一腫瘤病灶及腦部腫瘤。此外,對於不適合開刀之病人,SBRT提供一種非侵入的治療方式的選擇。此技術搭配影像導引放射治療(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 ,在每次治療前進行對位校正,可減少每次治療可能發生之位移誤差,並提高治療位置之精準度。此外,視病患狀況,可選擇腹部壓迫板以減少呼吸起伏,或是選擇呼吸調控放射線治療(Respiration gating of Real-time Position Management (RPM))來即時監測呼吸,皆可增加治療位置之準確性。
左圖為早期肺癌之治療區域及劑量分佈範圍。
表一、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與一般放射治療之比較
治療次數 | 每日劑量 | 每次治療時間 | |
SBRT | 一般3到5次 | ≧ 500cGy | 20到30分鐘 |
一般放射治療 | 一般25到35次 | 180到200cGy | 5到1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