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腎臟科 > 公開資訊 > 專訪與分享 > 醫師專訪

醫病溝通零障礙:臺中榮民總醫院創建「醫病共享決策(SDM)平台」

引用 (12)
更新日期 2018/10/29 14:12:19
點閱 1722

.

臺中榮民總醫院率先開發的慢性腎臟病SDM,運用物聯網智慧科技結合醫療訊息與軟硬體設施,可藉由系統協助醫師準確評估病情,同時將清晰完整的醫療資訊傳遞給病人及家屬,進而給予最適合的治療建議,讓醫師和病人間能經由良好溝通而達成共識,增進醫療效率。

台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的社會結構,而年長者容易面臨多重共病的問題,使得疾病處理的複雜度也跟著提升,加上現今醫學治療方式不斷推陳出新,要如何幫助病人與家屬能夠對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知,並且做出最符合病人期待與合適的醫療決策,以減少後續的問題及糾紛,正取決於醫病雙方的溝通無礙與尊重互信。

兼具智慧與人性的醫療新典範

向來秉持創新理念,致力於推展智慧醫療的臺中榮民總醫院,除了擁有結合雲端、行動、數位科技三方建構的全方位智能醫療服務流程,大幅增加民眾看診時的便利性及舒適度之外,近年來,也配合衛生福利部所推動的「醫病共享決策計畫」,於各部科積極與百特醫療合作建置「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平台」。106年4月共完成33項醫病共享模組並開始實施,4-6月約實施230人次。

中榮許惠恒院長表示:「今年度本院的腎衰竭照護團隊,創建『腎臟代替療法共享決策(SDM)平台』,讓醫師、病人和家屬三方能夠藉由此平台的線上資訊,共同參與醫療照護的討論和決策。」

醫病共享決策(SDM)平台的主要服務對象,多為慢性疾病患者,因為慢性疾病容易有許多共病,如慢性腎臟病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皆會影響醫師在治療上的判斷,再透過高風險管理系統所提供的各類腎臟病族群疾病風險指標監測,讓臨床醫師更能全面了解目前患者的生理狀況,病人也能根據自己在意的面向和期待,獲得最符合其偏好的治療建議,再與醫師共同溝通討論後,便可做出達成共識的醫療決策,如此一來,不但會使醫病關係更為良好,還能夠降低彼此在醫療認知上的落差。

真正落實病人治療決策權

許惠恒院長進一步解釋,腎臟代替療法共享決策(SDM)平台中,除了會以患者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如影音、圖表來幫助病人了解自身的疾病狀況、臨床進程、治療選項分析,同時還包括許多生動有趣的衛教資訊、醫師的醫囑叮嚀、後續的照顧護理常識、生活飲食建議等豐富資訊,方便病人的查看需求。

「腎臟末期病人治療選擇」為例,當病人經過看診病情說明後,醫師便會開立QR code處方單,病人在掃描QR code後連結線上資訊,與家人共同了解與討論,進行健康知能問題檢測、即時回饋及初步方案選擇,之後將問卷資料回傳至醫院,等到下次看診時,醫療團隊便能與病人和家屬進行第二次的討論,真正落實病人參與治療的決策權,並提升醫療品質。

腎衰竭患者也能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以往的治療方式,多是由醫師直接評估病人情況來給予治療選項的建議,但有時病人可能並沒有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末期腎衰竭的治療方式,就包括腎臟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安寧照護,除了像是已經步入癌症末期或是年事已高的衰弱者,會考慮安寧照護方式外,腎臟移植是最佳治療選項,但在等待腎臟移植的過程期間,就可選擇血液透析或是腹膜透析兩種腎臟替代療法。血液透析每周需前往洗腎中心2-3次,每次的治療時間約4-5小時,在時間上較不自主,也需要定期進行血管穿刺;腹膜透析是在患者腹部植入一條長期植入型的導管,每天自行更換藥水,或是以全自動腹膜透析儀器(APD),利用晚上的睡眠時間由儀器自動執行換液程序,對於平日生活較不至於造成太大影響。許惠恒院長表示,以往病人因為對於腹膜透析的治療方式較為陌生,多還是會傾向選擇大眾較為熟知的血液透析,但藉由腎臟代替療法共享決策(SDM)平台的衛教資訊分享後,害怕打針以及希望能獲得更良好生活品質的腎衰竭患者,就會考慮選擇腹膜透析治療,使得選擇腹膜透析的病人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

全文詳見:遠見雜誌專訪

全文下載

我想立即使用慢性腎臟病SDM!!!!!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