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統醫學部 > 衛教專區 > 衛教資訊 > 養生醫療

年節期間的中醫五臟養生

引用 (2)
更新日期 2023/6/14 15:04:14
點閱 2362

年節期間的中醫五臟養生

 

文:李昌諴醫師


年節期間要如何養生呢?首要就是要調養五臟,養生重在養肺、脾胃、心、肝和腎,養生重點如下: 
一、養肺:深呼吸 多運動 

養肺最重通暢呼吸及養肺陰,通暢呼吸的重點就是運動及深度呼吸,而養陰的重點就是潤養肺陰,要保暖及防燥潤肺。調養方法:練呼吸、多吞津、吃水梨、百合、銀耳 
首先,可以多練習腹式深呼吸,使腹部和呼吸系統都得到很好的鍛煉。其次,呼吸時最好配合吞津,不要把深呼吸時湧出的唾液隨便吐掉。最好多吃補肺氣、潤肺、清肺的食物。如黃耆、水梨、百合、銀耳等都不錯。此外,年節期間,人潮南來北往,多半會有流行性感冒傳播,應儘量避免到人多處,減少被傳染感冒的機會。多到戶外健走、爬山都是很好的養肺運動,也可以做些游泳、太極拳等緩和的運動,好好地加強心肺功能。 
  
二、養脾胃:減飯量、勿貪涼冷飲 

人體後天的元氣來源以胃氣為本,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年節期間應酬多,生活不規律,加上喜好燒烤、辛辣食物,嗜好煙酒,易導致胃負擔增大。臺灣所有疾病中,許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腸疾病,尤其是胃潰瘍。隨著年齡的增加,養胃,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調養方法:減少飯量、少貪涼冷飲、吃山藥、茯苓、川七 
年節期間最忌暴飲暴食,過量進食不僅造成腸胃功能失調,導致血糖、血脂增高,長期還會引起消化機能退化,加速人體老化。其次,寒涼的食物要少吃,儘量吃溫暖的食物,有利於脾胃的保養。脾胃虛弱的人,可以多吃四神湯中的山藥、茯苓、川七,用這些藥材燉肉或熬粥都是補養脾胃的好食物、如果要消食積及脹氣或是小孩要開脾胃、增加食慾則可以吃些山楂、烏梅或酸性水果、蜜餞、麥芽茶,要通暢宿便則可喝些決明子茶。 


三、養心:少熬夜 小睡片刻 

心主血脈和心藏神,是五臟中的君主之官。人體需要心來推動血液運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心血旺盛,則可見精神飽滿,思維清晰、聰明敏捷;但若心的功能失調,則會發生健忘、精神萎頓、思想反應遲緩等問題。 
調養方法:少熬夜、小睡片刻養精神、吃當歸、葡萄、菠菜養心血 
熬夜玩遊戲、看電影、打牌勞心傷神,傳統中醫認為『心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