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統醫學部 > 衛教專區 > 衛教資訊 > 養生醫療

夏季養生的中醫觀點

引用 (19)
更新日期 2024/5/10 9:59:05
點閱 8357

夏季養生的中醫觀點

文:蔡嘉一醫師


ㄧ、夏季與中醫環境醫學中的節氣與物候

 

    5月5日或是6日是農曆的立夏。此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學上,太陽黃經為45度,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的物候說:「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螻蟈和青蛙都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鄉間田埂的果菜也都彼此爭相攀長結果開花。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總共約三個月的時間。

  

二、夏季與中醫病因學中的暑邪、火邪與濕邪:

 

    中國古代醫學家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逐步體會到人與自然界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自然界一年四季的變化,直接影響著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這就是「天人相應」的理論。尤其是古代的養生學家和道家,對一年四季的養生規律有著豐富而寶貴的經驗。中醫傳統經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說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其中「四時」就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各季節的特色就是生、長、收、藏。「夏」,原意為「大」的意思。萬物至此皆已長大,故名「夏」。此時天氣漸熱,植物繁盛,中醫認為此時人體的心臟機能處於旺盛時期,身體內的熱量也容易過於旺盛。暑邪、火邪與濕邪也特別容易侵犯人體,所以中暑、口瘡、腹瀉、腸胃炎等患者在這一時節也會增多。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法則,人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暑邪、火邪與濕邪的特別防護。

   

三、夏季攝取飲品的原則:

 

    夏天的最大特徵就是天氣熱,身體的排尿量也會隨著汗的排除增加而減少,夏天由於未知覺的蒸發(從皮膚蒸發或是由上呼吸道、口腔)增加,以及有知覺的流汗也增加,所以流失的水分會比冬天多好幾倍,這時假如沒有多喝水的習慣,身體的水分減少,那麼血液濃度就會升高,不利於身體代謝。一般的人大多沒有帶水壺的習慣,於是許多人因為貪一時的方便便宜,養成喝可樂汽水等含糖冰涼飲料的習慣,如果又不知節制,就可能會造成血糖過高症。

 

    其實無論是正常人或糖尿病人,都不能長期喝大量的含糖冰涼飲料,近這幾年來,由於飲食的西化與喝含糖的飲料機率增多,非常容易引起高血糖、肥胖與血脂肪過高,因此有越來越多的清涼飲料是不含糖或是低糖的,比如各式的花草茶、紅茶、綠茶等。其實,選擇新鮮、自然、原味、養生的食物與飲料是一種趨勢,以下推薦幾味具有清熱利濕、消食降火作用的中藥茶飲,可用以消脹解膩或清暑解熱:

1.薄荷茶

   薄荷,味辛,性涼,是中醫常用的辛涼解表、疏散風熱藥。含薄荷精等揮發油及單寧酸等,能發汗、退熱和殺菌。可治傷風頭痛、支氣管炎、防止痙攣、宿食不消、健胃等。

使用方法:至中藥店或青草店買新鮮或乾燥薄荷葉,每次拿適量薄荷葉沖熱開水喝,每天早晚飯後喝一杯

適用對象:適合容易緊張、口乾壯熱、喉痛鼻塞、食慾不振、沒有痰或痰黃稠的熱性體質的人飲用。

注意事項:陰虛發熱或是脾胃虛寒者不宜。  

 

2.紫蘇茶

   紫蘇,味辛,性溫,是中醫常用的理氣寬中、祛濕解毒藥,常用於腸胃型感冒。含紫蘇醛等揮發油,常用於發汗袪寒、降氣化痰、肺氣喘急、心腹脹滿、安胎及魚蟹中毒。

使用方法:至中藥店或青草店買紫蘇葉,每次用手抓一小把,加入1到1.5公升水,煮滾,每天早晚飯後喝一杯。

適用對象:適合容易腹脹、身體虛弱無力、感冒前期、呼吸不順、鬱悶、消化不良的溼性體質的人飲用。

注意事項:陰虛發熱而引起頭昏目赤者不宜。

 

 四、夏季的生活起居注意事項:

 

    中醫傳統經典《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痾疾不起。」因此除了飲品的選擇之外,生活起居中也有一些必須遵循的原則:

 

1.避免傷陽:

    身體怕冷、哮喘、慢性腹瀉及虛寒性胃痛等容易在冬天發作以及加重的疾病,大多與夏季傷到陽氣有關。要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在夏季應就應該避免風寒,注意不可過度攝取溫度冰冷或是性味寒涼的食物,如等。

 

2.注意防癬:

   夏季皮膚病發生率較高,手足癬患者比較常見,這種病也叫「腳濕氣」、「香港腳」,原因就是因為「溼氣」過重,患者應天天洗腳,勤換襪子,保持鞋襪的乾燥,避免到不清潔的浴池、游泳池,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赤足行走,儘量不要在過濕過熱的環境下工作。

 

3.不要貪涼:

夏季溫度雖高,但是也不可以因為貪涼而有不當降溫的習慣,比如裸體露天而眠,直接對著電風扇或冷氣冷風長時間吹,而應該讓電風扇對著牆壁吹,而且冷氣應該使用定時開關;也不可以用冷水洗頭,應該洗頭後及時吹乾頭髮。

 

   此外,中醫經典《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醒我們夏天養生的總原則:「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意思就在於叫人應該早起而且要適當的接受陽光照射,但要避開日光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且能振奮精神。但又應該節制,不可亂發脾氣。如果覺得身體悶熱,可以多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鬆,「溼熱」、「暑氣」容易發泄。這樣才是順應夏天時節天地規律的養生之道,如果不加注意就會傷及臟腑,秋天會容易咳嗽,冬天更容易有虛弱性疾病的發作。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