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與慢性腎衰竭
引用 (20)



高血壓與腎功能不佳
- 高血壓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重要原因
- 高血壓控制不良,病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較高
- 有了慢性腎臟病,血壓又會偏過,繼而又造成腎功能繼續惡化
- 惡性循環
- 高血壓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 慢性腎臟病患者,最大的死因即心血管疾病
- 慢性腎衰竭又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
高血壓的重要性
- 一般人有高血壓就要積極控制了
- 減少腎功能變差
- 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 慢性腎臟病的高血壓治療: 更要積極控制
應該積極的量測血壓
- 病人回診要測量血壓
- 在家量血壓: 減少白袍症候群的病人(在家血壓正常,而到醫院因為環境或是緊張的緣故,而造成血壓高)
飲食與運動相當重要
- 減重可以維持適當體重,身高體重指數(又稱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不宜過大。
飲食與運動相當重要
- 飲食上,建議採低鹽飲食,每天攝取的食鹽不要超過5公克
- 心肺功能可負荷狀況下,維持運動習慣每星期5次,每次30 分鐘
- 飲酒習慣:女性每日不宜超過1 杯;男性不宜超過2 杯;1杯定義:葡萄酒120-150 cc、啤酒330-350 cc、威士忌30-40 cc
藥物之選擇
- 對於任何高血壓的病人,將血壓降下來本身,即對心臟、腦血管、腎臟與視網膜有好處
- 血壓高的病人,不論使用什麼藥物,血壓能夠降下來,是最大的重點。
- 不同的血壓藥,有不同的器官上的保護作用與副作用,需要醫師做詳細的討論。
-
- 鈣離子阻斷劑: 心絞痛及心跳過速的高血壓病人,而在降血壓上,也最常被使用
- 乙型受體器阻斷劑: 慢性腎臟病合併心臟衰竭的高血壓病人,有保護心臟的額外好處
- 甲型受體器阻斷劑:降血壓外,也可改善攝護腺增生症狀
- Loniten (minoxidil) :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 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簡稱ACEi)與血管張力素第二型受體拮抗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簡稱ARB)
- 慢性腎臟病病人的血壓控制相當重要
- 長期而言,也可以保護腎臟與心臟
- 需特別留意的是,在特定狀況下,使用ACEi 或ARB,可能會產生高血鉀及腎絲球過濾率下降。
血壓控制的目標
- 個人化的控制目標: 不同病情的血壓控制目標不一定,需要醫師共同討論
- 一些而言,將慢性腎臟病的血壓持續維持在下列標準,幾乎適用於所有慢性腎臟病人
- 收縮壓≦ 140mmHg
- 舒張壓≦ 90 mmHg
血壓控制的目標與調整
- 某些蛋白尿嚴重的病人身上,血壓持續維持在
- 收縮壓≦ 130 mmHg
- 舒張壓≦ 80 mmHg
- 血壓藥的調整,需要醫師做詳細的討論,切忌自行調整
- 而且每天在服用前,也建議病人應當先自行量測血壓,予後記錄之後,再服用藥物
- 若服用藥物上有任何的問題,應該立即回診與醫師做討論與調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