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飲食原則
引用 (20)



腎功能不全時,應該控制蛋白質的攝取,減少尿毒的產生,進而延緩腎功能衰退的速度。依照不同時期的腎衰竭,建議蛋白質的需要量為 0.6~0.8Kg/公斤體重/天,配合足夠的熱量攝取。
低蛋白飲食控制小技巧
- 少食用下列食物,因蛋白質利用率低,易產生含氮廢物:
- 紅豆、綠豆、蠶豆、花豆。
- 麵筋、麵腸、烤麩。
- 花生、瓜子、腰果、杏仁果。
- 建議限制蛋白飲食,需有1/2~2/3來自於優質蛋白質
- 控制蛋白質的同時,需要攝取足夠熱量,若熱量攝取不足,反而會增加腎臟負擔,可以用蛋白質含量低的食物來補充熱量:
- 1份低蛋白點心(60卡)如下:1/2碗冬粉(米粉,板條,米苔目,碗粿)=2湯匙藕粉(玉米粉,太白粉,地瓜粉)=一塊蘿蔔糕=2湯匙粉飴(糖飴)
- 油脂類:如芥花油、花生油等, 以煎、炒等烹調方式增加熱量攝取。1茶匙油=5公克(45大卡)
- 醣類:如砂糖、冰糖、蜂蜜等,可以增加熱量攝取(糖尿病及三酸甘油脂高的病友應限量食用)。 *1湯匙砂糖(含15克醣=60大卡)
- 鮮奶、起司、優酪乳等奶類製品含蛋白質及磷較高,可依病情需要與營養師討論調整為低蛋白營養補充品
*以上飲食建議僅為參考,可能因個別病況、飲食習慣等因素而有所改變,詳細飲食計畫請洽詢門診營養師建議
服務地點:門診大樓三樓前棟-營養諮詢室(1)或營養諮詢室(2)
參考資料:臺中榮總營養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