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疾病異常臨床檢驗值處理
引用 (12)



尿毒素
腎臟病患由於無法正常排除身體製造的毒素,容易造成血中尿毒素的累積
尿毒素的種類眾多,一般臨床上通常僅檢驗尿素氮與肌酸酐做為代表
尿毒素過高,將造成全身器官(如心臟,腦部,骨骼,神經等)的傷害
治療
低蛋白飲食,以藥物減緩腎功能惡化
血鉀
正常人血中的鉀離子: 3.5~5.3 meq/L
血鉀過高可能導致嚴重的心律不整與神經學症狀
治療:
低鉀飲食
使用口服藥物(離子交換樹脂),結合腸胃道中的鉀離子,並排出體外
嚴重的高血鉀可能需要接受靜脈注射藥物與緊急洗腎治療
血磷
腎臟為排除磷離子的重要器官,腎功能異常時,如未適時減少磷的攝取,將導致高血磷的產生
高血磷容易造成血管鈣化,副甲狀腺功能亢進與腎性骨病變等問題
治療
低磷飲食
隨餐服用降磷藥物,如鈣片,鋁片,福斯利諾,磷能解,磷解樂,拿百磷等
如合併副甲狀腺功能亢進,需考慮進行治療
血色素
腎臟為分泌紅血球生成素的重要器官,剛腎功能惡化實,將因為紅血球生成素不足耳導致貧血
缺鐵,營養不良,慢性疾病與其它原因也可能導致腎臟病患的貧血產生
治療
缺鐵者可考慮鐵質補充(飲食,口服或靜脈注射藥物)
紅血球生成素(EPO)使用
嚴重貧血需考慮輸血
血液酸鹼值
人體代謝的過程中,無時無刻都在產生酸性物質,腎臟與肺臟為排除酸性物質的重要器官
正常人血液中的酸鹼值約為7.4
當血液過酸時,病患可能感到呼吸急促
治療:
中和酸性物質的藥物
*每個病患容易出現的異常檢驗數據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