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腎功能惡化之因子
引用 (33)
                
            2024/5/19 19:57:36
        
            11272
        慢性腎臟病惡化定義
- 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簡稱 eGFR,單位為 ml/min/1.73m2)下降且合併eGFR 比基準降低超過 25%。
 - 快速進展(rapid progression):一年內持續 eGFR 下降 >5 ml/min/1.73m2。
 
年齡
- 隨著年齡增加,蛋白尿、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簡稱CKD)及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較高。
 - 老年病人發生“死亡”與進展為“末期腎臟病”是相互競爭的事件,年齡增長似乎是CKD起始因子,但未必是惡化因子。
 
性別
- 許多研究指出,男性的腎臟預後較差,目前研究指出一般族群中,男性患蛋白尿及慢性腎臟病比例較高,發生末期腎臟病或慢性腎臟病所造成的死亡風險也較高。
 - 高血壓病人中,男性腎功能惡化的風險亦較高,第4、5期慢性腎臟病,男性進展至腎臟替代療法(RRT)的時間,也比女性短。
 - 男性CKD,病人腎功能下降速度比女性快。
 - 在校正一些包括血壓及尿蛋白的基本變數後,女性發生肌酸酐上升翻倍或末期腎臟病的風險反而比男性高。
 - 其他類似研究都有一個缺陷,即並未考慮這些女性停經與否,因而限制了這些研究的分析能力。
 
環境因子
- 發生急性腎損傷
 - 抽菸
 - 重金屬暴露:鉛、鎘
 
腎功能、蛋白尿與蛋白質攝取
- eGFR 較低會造成CKD 較迅速惡化。
 - eGFR 愈低、白蛋白尿愈嚴重,都是死亡率和進展至末期腎臟病的獨立因子。
 - 蛋白尿是CKD 惡化至末期腎臟病與死亡的危險因子。
 - CKD 病人若攝取蛋白質較高,可能加速腎功能惡化。
 
適度限制蛋白質攝取
- 但,嚴重CKD 病人常合併蛋白質耗損症候群(protein wasting syndrome),使營養不良,而直接影響死亡與併發症發生,因此,限制飲食蛋白以延緩CKD 惡化做法,仍有爭議。
 
慢性腎臟病(CKD) 成因
- 自體顯性遺傳的多囊腎病變CKD 病人,eGFR 下降速度較快。
 - 第2-4 期CKD 小孩和青少年,腎絲球腎炎病人相較於其它疾病更易進展至腎臟病第5 期。
 
其他共病症因子
- 代謝性酸血症
 - 高磷血症
 - 貧血
 - 維生素D 缺乏
 - 高尿酸血症
 - 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
 - 肥胖
 - 高血脂
 
馬兜鈴酸與慢性腎臟病的關係
- 服用馬兜鈴酸成分中草藥易引起慢性腎衰竭
 - 服用馬兜鈴酸成分中草藥易引起泌尿道上皮細胞癌
 - 2003年11月台灣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正式宣布禁止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等五種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及其製劑的使用。但是,除了健保藥物外,仍有民眾會自行服用其它中草藥,然這些中草藥仍未知是否含有馬兜鈴酸,因此使用上仍須謹慎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