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記疫永存~2021戰疫歷程全紀錄
P. 146
記 疫 永 存
疫
護理部
與 COVID-19 的距離
趙雅嵐│護理師
回憶起2020年過年時,COVID-19開始延燒,對於身為一般病房醫護人員的我,
一直沒有臨場感、總覺得那是負壓病房或急診的事情,甚至可能是北部的新聞。所
以一直在疾病管制署及醫院的政策下,配合所有的防疫工作,包括限制訪客、追蹤
病人及陪客者 TOCC 及體溫變化、醫院所有出入口管制等等。直到 2021 年 5 月中
旬,疫情大爆發、北醫南送等政策下,我與 COVID-19 的距離歸零了。
專責病房開立,第一天急匆匆報到後第一件大事,熟悉穿脫隔離防護衣、了解
負壓病房相關流程、集中式護理之重要性等等,這些都必須在短時間內上手,然後
上戰場,照顧確診病人並滿足所有生理需求,給予正確隔離相關衛教,搭起病人及
家屬、家屬及醫護團隊的溝通橋樑。
『鳳梨伯』是我照顧的第一位重症病人,剛開始接觸他時,雖然被放置氣管內
管,但他的眼神總是精神奕奕地想要表達很多事情,時常掙脫約束自己翻身、甚至
導致呼吸器與氣管內管分離,總是需要透過對講機一再安撫、快速穿脫隔離防護衣
溫馨故事
前進障礙排除。他用眼神懇求我鬆開他的約束、用顫抖的手表示想要筆談,「那個
很熱!」,表示乒乓球手套讓他覺得過於悶熱、不舒服,我只能反覆跟他表示,因
為你身上的管路太多甚至都攸關於你的生命,他思考了一下,「你教我自己弄」,
堅毅背後的那份柔軟 ~ 他好像了解到事情的嚴重性,表示他可以自己使用手套約束自己。
『鳳梨伯』經過醫療團隊及自己的努力後成功拔管了,雖然還是需要高濃度氧
氣的支持,但他已經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我要去買鳳梨,好想吃」、「現
在五月節(台語),鳳梨正盛產,最好吃的時候」、「我只要吃鳳梨就不會拉肚子
了」,雖然我到現在還無法滿足他的這項要求,但徹底改善他的失禁性皮膚炎、提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