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兒童醫學中心 > 衛教專區 > 兒童血液腫瘤科

父母該注意的兒癌警訊兒童癌症概述

引用 (4)
更新日期 2020/4/7 11:39:36
點閱 1847

父母該注意的兒癌警訊兒童癌症概述
(台中榮總兒醫部張德高主任、黃芳亮主任) 20200312

 
筱君今年五歲,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女孩,平日健康活潑。近月來,媽媽發現筱君較為沉悶、食慾變差、夜晚睡不安穩、臉色變蒼白,近日跌倒,腳上還出現不常見的瘀青,所以帶到兒童醫學部門診請教醫師。經詳細檢查、診斷後確認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傷心惶恐外,媽媽希望有近一步的資料介紹,也希望提醒其他爸媽該注意的事項。

依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多年的統計,每年新發病的兒童癌症個案數台灣約五、六百人,常見的兒童癌症如下:白血病為第一位(約占35%左右),腦瘤居次(18.5%),惡性淋巴瘤第三位(8.5%),神經母細胞居第四位(6.5%),其餘依序為軟組織肉瘤(包括骨肉瘤、惡性橫紋肌瘤等)、生殖腺癌、組織球增生症、威姆氏瘤Wilms' tumor、肝腫瘤及視網膜母細胞瘤等。臨床症狀方面,亦是為人父母平日該注意的地方有九大警徵:(1)不明原因之臉色蒼白(2)不明原因之出血(3)不明原因之發燒:尤其是超過二週以上無法找出原因之不明熱(4)不明原因之疼痛:尤其夜間睡夢中會痛醒者(5)不明原因之神經症狀:如頭痛、嘔吐、走路不穩、顏面神經麻痺、甚或抽搐等等(6)淋巴腺腫大:持續迅速之無痛性淋巴腺腫大(7)不明原因之肝脾腫大:如有腹脹、食慾不振,且有左、右肋下可摸到硬塊,很可能為肝脾腫大(8)不明之皮膚腫塊(9)眼睛有反射光(俗稱貓眼):深邃的眸子,可見有白色物體一定其內長了東西。

兒童癌症治療方面,包括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手術處理。白血病、惡性淋巴瘤以化學藥物治療為主,腫瘤則以手術切除為主,假如腫瘤太大無法切除時,則可先以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將腫瘤縮小後再開刀切除,切除後可繼續化學治療。除了單一或混合治療外,還有自體或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週邊血液幹細胞移植或臍帶血移植),可針對頑抗的腫瘤作治療。另有支持性療法包括輸血、營養、護理、藥劑、精神上及社工的支持,使孩童在生理、心理得到最佳的照顧。

一般而言,兒童癌症的處理上會因器官功能比較不成熟,免疫力較差,合作度差,又加上其表達能力差,使一些徵兆不容易被早期發現,增加了治療的困難度;不過兒童癌症有以下特性(1)多為瀰漫性:如惡性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等常為瀰漫性侵犯(2)對化學治療敏感: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威爾姆氏腫瘤、生殖細胞腫瘤等對化學治療敏感(3)早期治療預後佳,再加上兒童再生能力強,可以在有限度傷害內恢復較快,增加治癒的機會。 

據兒童癌症基金會過去十年的統計,治療成果以5年存活率表示如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80%,急性骨髓性白血病56%,惡性淋巴瘤65%,威姆氏瘤88%,神經母細胞瘤42%;骨肉瘤76%;惡性橫紋肌瘤88%,組織球增生症94%。由此可見,兒童癌症的種類與治癒率和成人大不相同,療效遠比成人來得好,所以說「兒童癌症大部份是可治癒的」,尤其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則其治癒率遠高於成人癌症。 (資料參考來源: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資料)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