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泌尿醫學部 > 衛教專區

婦女泌尿與骨盆健康促進的新方向-胡如娟醫師

引用 (3)
更新日期 2023/7/27 11:36:40
點閱 866
臺中榮總泌尿外科 胡如娟醫師
婦女泌尿與骨盆健康促進的新方向-『低能量震波』於泌尿症狀之應用

【前言】
     講到體外震波治療(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多數人會想到治療泌尿結石的高能量體外震波,但其實還有一種『低能量震波治療』(Low-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Li-ESWT),已經廣泛應用於骨科與復健科的治療(圖一)。低能量震波是再生醫學(Regenerative Medicine)中一項早已行之有年的治療工具,原理是利用震波能量促進血管新生, 達到組織修復及細胞再生的功能, 進而改善慢性發炎等症狀(圖二)[1]。
20230106.6
圖一、低能量震波機器示意圖

20230106.7
圖二、不同強度的體外震波治療目前的臨床應用[1]

【低能量震波於泌尿症狀之治療】
    2010年以色列醫師Dr. Vardi發現低能量震波可大幅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正式開啟了低能量震波於泌尿領域之應用[2],衛福部也於2015年核准通過其用於勃起障礙之適應症。不過,低能量震波的療效,並不僅止於性功能障礙,考量其促進血管新生與再生修復之作用機轉,低能量震波也陸續應用於慢性攝護腺發炎與慢性骨盆腔疼痛之治療[3],台灣醫界也在這幾年取得臨床成果,將低能量震波應用於多項泌尿疾患,包括膀胱過動症[4]、間質性膀胱炎[5],與女性應力性尿失禁[6],已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以下將針對間質性膀胱炎與應力性尿失禁的治療選項來做討論。

間質性膀胱炎
為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中的一種,核心症狀為頻尿、急尿,並合併至少一次以上的膀胱不適。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慢性、病因不明且容易復發的病症,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可以根治,常對患者造成巨大困擾。目前治療選項包括:
第一線:飲食控制、壓力減緩等生活習慣調整,膀胱鏡水擴張或潰瘍切除手術。
第二線:口服藥物(如:pentosan polysulfate sodium, PPS)、替代醫學療法(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經皮電刺激或高壓氧治療。
第三線:膀胱灌注(如:玻尿酸) 、膀胱內肉毒桿菌注射。
第四線:膀胱擴大或膀胱切除手術。
因症狀常反覆發作,部分患者常需使用至第三線玻尿酸灌注或肉毒桿菌注射等侵入性治療,才能達到症狀的減緩。然而侵入性治療有其風險,玻尿酸灌注可能引發細菌感染,進而惡化發炎症狀;肉毒桿菌注射則可能造成膀胱收縮力暫時變差,導致急性尿滯留,患者可能需延長導尿管置放時間,或學習自我導尿。
相較之下,低能量震波屬於第二線的替代療法,因其非侵入性的特性,無須擔心上述侵入性治療之風險,且可望藉由組織修復之再生醫學特性,輔以第一線保守治療來達成症狀改善並維持療效。

女性應力性尿失禁
應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搬重物等腹壓增大時,膀胱出口的禁尿機制失去作用,因而發生尿液滲漏的情形,對女性常造成私密處濕疹、感染與異味,嚴重干擾生活品質與骨盆健康。治療以骨盆底肌肉訓練(包含凱格爾運動)為第一線,若效果不彰,則可考慮的後線治療包括:
口服藥物:千憂解(Duloxetine)是一種抗憂鬱劑,故具中樞神經作用,副作用大,且療效不佳,目前只建議用於不適合手術,且不要求漏尿能完全改善之患者。
陰道雌性激素塗抹:用於停經後的應力性尿失禁,且合併外陰及陰道萎縮之患者。雖僅是局部作用,而非進入全身血液循環,但對乳癌或子宮內膜癌之患者,仍需與腫瘤專科醫師討論才能使用。

陰道雷射或其他侵入性能量治療:針對產後或更年期後女性,雷射治療和低溫冷卻單極射頻(cryogen-cooled monopolar radiofrequency)皆為藉由侵入性之陰道探頭,來針對陰道與骨盆底進行能量治療。不過針對應力性尿失禁,目前衛福部僅核准鉺雅克雷射(Er:YAG laser)用於輕中度應力性尿失禁。尿道懸吊帶置入手術:對於中重度尿失禁患者,吊帶手術是改善症狀的終極武器,然而除了手術本身的風險,也需考量患者身體狀況與麻醉風險,才能達到手術效益的最大化。
雖低能量震波用於應力性尿失禁治療尚待取得衛福部的適應症核准,不過考量到其非侵入性之特性,也無須考慮雌激素與癌症之風險,對於不敢手術,或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之患者,可以視為治療的選項之一。

【結語】
低能量體外震波會隨時間效果漸漸遞減,雖非永久有效,但因有著非侵入性和門診治療的方便性,同時可視病況嚴重度進行追加治療,且很少出現嚴重併發症,對於不適合、或不願意接受藥物及手術治療的間質性膀胱炎和應力性尿失禁患者,是一項促進骨盆健康的新福音。


【Reference】
Chung E, Wang J. A state-of-art review of low 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and lithotripter mach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Expert Rev Med Devices  2017 ;14(12):929-934.
Vardi Y, Appel B, Jacob G, Massarwi O, Gruenwald I. Can low-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improve erectile function? A 6-month follow-up pilot study in patients with organic erectile dysfunction. Eur Urol. 2010;58(2):243-8.
Yuan P, Ma D, Zhang Y, Gao X, Liu Z, Li R, Wang T, Wang S, Liu J, Liu X. Efficacy of low-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eurourol Urodyn. 2019;38(6):1457-1466.
Lu JH, Chueh KS, Chuang SM, Wu YH, Lin KL, Long CY, Lee YC, Shen MC, Sun TW,  Juan YS. Low 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as 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Biology (Basel). 2021;10(6):540.
Shen YC, Tyagi P, Lee WC, Chancellor M, Chuang YC. Improves symptoms and urinary biomarkers in refractory 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 patients randomized to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versus placebo. Sci Rep. 2021;11(1):7558.
Long CY, Lin KL, Lee YC, Chuang SM, Lu JH, Wu BN, Chueh KS, Ker CR, Shen MC, Juan YS. Therapeutic effects of Low intensity extracorporeal low energy shock wave therapy (LiESWT) on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ci Rep. 2020;10(1):5818.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