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實驗及病理診斷中心 > 服務項目表 > A
Anti-SARS-CoV-2 N
引用 (0)



檢驗項目 (中文) |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N)抗體檢驗 | 檢驗 健保碼 |
無 |
檢驗 |
91142050 | ||
---|---|---|---|---|---|---|---|
檢驗項目 (英文) |
Anti-SARS-CoV-2N | 可自費 | 是 |
自費 價格 |
依本院定價 | ||
參加認證 |
否 | 完成檢驗申請的說明 | 由EHIS進行醫囑建立 | ||||
委託其他 實驗室代檢 |
無 | 接受代檢 | 否 | ||||
檢體種類 | 血液 | 檢體容器 | |||||
檢體量 | 白黃含膠管:檢體量2ml |
![]() 白黃含膠管(編號:40) |
|||||
檢體件數之限制 | 不適合 | ||||||
採檢部位 | 靜脈血 | ||||||
病人準備 說明 |
無須特別準備 | ||||||
病人自行 採檢說明 |
不適用 | ||||||
最適 採檢時間 |
無特殊要求 | 檢體接收與退件條件 | 請參照實驗室規範 | ||||
生物參考 區間 |
COI < 1.0 Non-reactive ,anti-SARS-CoV-2N抗體為陰性; COI ≥ 1.0為Reactive ,anti-SARS-CoV-2N抗體為陽性 |
實驗室檢體儲存條件 | 15-25℃保存7天, 2-8℃可保存14天 |
||||
臨床決策值 | 不適用 |
實驗室檢體可加作/ 複驗之儲存時限 |
3天 / 3 天 | ||||
方法學 | 電子化學冷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 | 檢體運送條件與時限 | 院內:室溫運送 代檢:無 |
||||
執行單位 (地點) |
門診大樓後棟三樓 | 受理時間 |
週一至週五 08:00-17:00 |
||||
收檢地點 | 收檢單位一覽表 | ||||||
諮詢聯絡 方式 |
(04)23592525#4536 |
報告完成時間 | 院內:每週執行一次 代檢: 無 |
||||
注意/ 限制事項 |
無 |
||||||
臨床意義/實驗室解釋 | SARS-CoV-2,2019冠狀病毒(COVID-19)病原體,是一種有包膜的單鏈RNA β-冠狀病毒。已確認7種冠狀病毒屬於人類感染致病因數,引起從輕度普通感冒到嚴重的呼吸衰竭的一系列疾病。SARS-CoV-2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氣溶膠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從感染到宿主體內檢出病毒載量的潛伏期通常為2至14天。病毒載量的檢測可能與臨床症狀和體征的發生有關,雖然相當多的個體仍然無症狀或有輕微輕度症狀。尚未完全確定COVID-19感染者出現傳染性的間隔時間,但已明確知道有症狀、無症狀和症狀發生前個體均可傳播。 冠狀病毒基因組的編碼4種主要結構蛋白:棘狀蛋白(S)、包膜(E)、膜(M)和核衣殼(N)。S蛋白是一種非常大的跨膜蛋白,可組裝成三聚體以形成冠狀病毒的獨特表面棘狀。每個S蛋白單體由一個N端S1亞基和一個近膜的S2亞基組成。這種病毒通過S蛋白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的結合進入宿主細胞,這種酶存在於包括肺泡II型細胞和口腔黏膜上皮細胞在內的許多類型細胞的表面。從機理上講,ACE2通過S1亞基上的受體結合域(RBD)參與該過程。 感染SARS-CoV-2後,宿主會發起針對病毒的免疫反應,通常包括產生針對病毒抗原的特異性抗體。在血液中,針對SARS-CoV-2的IgM和IgG抗體幾乎同時出現。在COVID-19患者中,抗體的水準和出現的時間順序存在顯著的個體間差異,但在大約兩周時觀察到中位血清轉化。已確認具有強中和能力的抗SARS-CoV-2抗體,尤其是針對RBD的抗體。大量針對COVID-19的疫苗正在開發當中,其中許多集中於引發針對RBD的免疫反應。血清學檢測對於瞭解一般人群中的病毒流行病學以及對於識別顯然未接觸這種病毒並因此容易感染的個體發揮著重要作用。感染或接種疫苗後,抗體與抗原的結合強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這一過程稱為親和力成熟。雖然仍需要確定與 SARS-CoV-2 免疫保護的相關性,但據推測,病毒的中和作用是抗體的重要作用。在 SARS-CoV-2 感染中,針對棘狀蛋白和核殼蛋白最早在第 9 天後形成,這與強烈的中和反應相關,表明血清轉化可能至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保護。然而,更多的科學證據將有必要確定針對 SARS-CoV-2 的中和抗體是否具有長期免疫力。 本院採Elecsys Anti-SARS-CoV-2測定,使用核殼 (N) 抗原的重組蛋白,採用雙抗原夾心測定形式,有利於檢測針對 SARS-CoV-2 的高親和力抗體。 |
||||||
更新日期 | 2023/3/1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