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檢查
引用 (7)



腦波檢查
![]() |
![]() |
一﹑意義:
將腦中活的神經細胞產生的電位變化,放大後記錄下來的結果。臨床上是以電極貼在頭皮上測量,所得的記錄,為某一特定時間內多數腦細胞電位之綜合,而不是單一腦細胞之電位變化。腦波機和心電圖機類似,不會傷害腦細胞或人體。
二﹑臨床價值:
I. 可用來幫助診斷下列疾病:
1. 確定癲癇的診斷。
2. 幫助癲癇的分類。
3. 尋找癲癇病灶之位置。
4. 器質性腦病變,例如:腦瘤或膿瘍,頭部外傷,顱內血腫等。
5.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例如:腦炎。
6. 失智症,例如:庫賈氏病,阿滋海默病。
7. 新陳代謝障礙:例如:肝性腦病等。
8. 協助精神科醫師排除上述各項疾病,以確定精神分裂,憂鬱症等功能性精神疾病之診斷。
II. 腦電波檢查是無危險無痛苦之檢查,必要時可以當場判讀,運用價值頗高。
III. 由多次腦電圖檢查之比較,可看出病況之好轉或惡化,而因此可幫助推測病灶之性質或估計治療之效果。
IV. 本科採用之數位化腦波與傳統用紙記錄之腦波比較,以病人的立場來說,優點如下:
1.判讀更精確,癲癇的診斷率更高。
2.縮短檢查時間。
三、檢查前的準備:
1. 檢查前一晚請洗頭,洗後頭上不要擦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