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健康管理中心 > 衛教專區 > 健康資訊 > 健康問題篇

本人曾有大腸息肉

引用 (3)
更新日期 2019/4/8 10:25:40
點閱 2156
新聞標題 : 空白圖示 本人曾有大腸息肉
空白圖示
發表人 : 空白圖示 李隆軍、陳惠貞醫師 分隔線 發佈日期 : 空白圖示 2015-08-26
空白圖示
大腸息肉指的是大腸腸壁上形成一個圓球狀突出於黏膜表面的病灶。而整個腸胃道中,從食道、胃、小腸一直到大腸、直腸都可機會出現息肉,而一般較常見於乙狀結腸與直腸。就大小而言,有的息肉小到一公分以下,也有大至十公分以上的。

息肉的病理型態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臨床上最常見的息肉,一般來說這類息肉較小,惡性變化的機率近乎零;第二類息肉稱為發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主要是大腸發炎引起的,本身不會產生癌變;第三類息肉為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腺瘤性息肉又可分為管性(tubular adenoma)、絨毛性(villous adenoma)及管絨毛狀腺瘤(tubulovillous adenoma)三種,此類息肉發展成惡性的比例最高,尤其是絨毛腺瘤性息肉。另外息肉愈大,轉化成癌症的比率也愈高。

大腸息肉一般來說沒有症狀,有時候會有排便習慣改變、直腸出血、腹痛等非特異性症狀出現,因此大多是透過大腸鏡檢查才發現。大腸息肉大部分是良性的而不是癌症,但隨著長時間的變化,少部分的息肉會演變成癌症,因此在飲食上應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多吃高纖維食物,另外多運動、多喝水並養成每日排便習慣,避免便秘。息肉切除後,建議最好每年定期追蹤檢查。一旦發現有大便潛血檢查陽性、血便、體重減輕、大便習慣改變、裏急後重等問題,最好盡快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