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高危險妊娠暨產科 > 公開資訊 > 癌症百科

陰部長期搔癢、潰瘍不癒合 -注意外陰癌的發生

引用 (5)
更新日期 2023/6/15 8:06:23
點閱 1376

台中榮總婦產部主治醫師 呂建興

  

外陰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屬較罕見的一種,也因此容易被民眾及臨床醫師忽略。根據研究,從搔癢的症狀出現到確立診斷,平均延遲了一年。在國內外陰癌更少見,約占所有婦癌的1%,因認識不足,故更容易被病患甚至醫師忽略。

  外陰癌平均發生年紀約65歲,屬於年長者的疾病。致病的原因還不清楚,但好發的因子包括抽菸,免疫機能下降,曾有子宮頸癌或癌前期病變者,或有多重性伴侶,有梅毒或淋巴肉芽腫者,及有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菜花)者,曾長瑼?者,會陰癌的發生機率會上升35倍。根據研究,在癌前期病變,有70~80%可發現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跡象;在會陰癌其發現機率為10~50%。

  臨床表現幾乎都會有有外陰長期搔癢、另合併有腫塊、出血、異常分泌物或解尿疼痛。病灶的表面型態包括潰瘍、白斑或菜花狀或黑色素塊。大部分的病變長在大陰唇上,但黑色素瘤則好發在小陰唇。因此,外陰任何型態新長出來的潰瘍,腫塊,色素斑塊,都需要切片才能除去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組織學上的分類,以鱗狀細胞最為常見,約占92%,其次是惡性黑色素瘤(2-4%)及基底細胞瘤(2-3%),其餘都較極為罕見。

  臨床分期,可分為四期;零期指的為原位癌,第一期指腫瘤小於或等於2公分,沒有淋巴腺轉移;第二期指腫瘤大於2公分,沒有淋巴腺轉移;第三期指腫瘤侵犯到尿道下部、陰道、會陰及肛門,或懷疑有淋巴腺轉移;第四期指腫瘤侵犯到尿道上部、膀胱、直腸或遠處轉移。

  治療以手術為主,若僅有顯微侵犯,則僅做外陰切除即可,因淋巴腺轉移的機率幾乎是0;若是侵襲癌,則要做根除性外陰切除併兩側鼠蹊淋巴腺摘除術,術後若有淋巴腺轉移,則必須再追加骨盆的放射線治療。至於晚期外陰癌,侵犯到尿道、肛門、直腸,則可用骨盆內臟器官剜除術加上根除性外陰切除及淋巴腺摘除,或者先放射線治療後,再做根除性外陰切除。

  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個處理癌症的不二法門,在外陰癌病患一樣重要。故有外陰長期搔癢、或有腫塊、出血、異常分泌物都應及早就醫;醫師見到外陰不明原因的潰瘍、白斑、黑斑、及腫塊,皆應切片來進一步化驗,這樣外陰癌就無所遁形了。

*卵巢囊腫需要開刀嗎?

超音波發現了「囊腫」,並不等於「腫瘤」

 台中榮總婦產部婦科主任 劉復興

   在婦產科門診中最常被病患問到需不需要開刀的情況,一個是子宮肌瘤,另一個則是卵巢的囊腫,也就是俗稱的水瘤。

  所謂的卵巢囊腫,基本上指的是一種良性腫瘤,它其實有很多種原因可以造成。最常見的是一種稱之為功能性的卵巢囊腫。此種囊腫常見於年輕女性,它的形成與週期性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有關。如果是由排卵前的濾泡形成,稱之為濾泡性囊腫。如果是由排卵後的黃體形成則稱之為黃體性囊腫。

  其實如果超音波的檢查確定只是囊腫而無惡性之虞,那麼可以在兩、三個月後當月經剛結束時再以超音波追蹤即可,到時候水瘤很可能已經消失了,當然就不必開刀。如果囊腫持續存在,且一直都在五、六公分以上,就不太可能自行消失了。

  除了功能性的卵巢囊腫外,一些良性的卵巢腫瘤也可以造成囊腫。常見的有畸胎瘤、漿液性囊腫和黏液性囊腫等。由於這些囊腫並非生理性而為病理性,因此不會消失。且由於沒有什麼症狀,囊腫常會長得很大而病人尚不自覺。由於囊腫有可能會突然發生扭絞或是破裂,引起急性腹痛而必須急診手術,所以建議最好是在適當時機接受腹腔鏡的囊腫切除手術以除後患,而正常的卵巢組織仍能保留,毫不影響排卵與內分泌的機能。

如果囊腫內除了液體外尚有實質的部份,那麼就得特別小心了,因為這有可能是惡性的腫瘤,有必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例如腫瘤標記等。

  另外,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發生的部位便是在卵巢上,會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瘤,也就是所謂的巧克力囊腫。此種囊腫內鬱積著濃而黏稠、狀似巧克力漿的深咖啡色液體,且囊腫會與其周圍的器官如輸卵管、子宮、腹膜,甚至大腸等形成粘黏。

  臨床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經痛及經血過多,但也有可能毫無症狀。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瘤可以選擇腹腔鏡手術剝離囊腫及清除所有的病兆。此外,在手術後還應給予數個月抑制女性荷爾蒙的藥物,以徹底根除殘餘的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如此才算是完整的治療。

*危機潛藏──無預警的卵巢癌

台中榮總婦產部婦科主任 劉復興

  

卵巢癌是相當惡性的腫瘤,雖然其發生率之排名在女性生殖器官的癌症中並非第一,例如在歐美等國其發生率次於子宮內膜癌,但是它所造成的死亡率卻高於前者。

  導致卵巢癌之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卵巢癌在骨盆腔內初形成時很少會有症狀產生,不易被早期發現。因此等到有症狀出現而求醫時多已成為晚期的癌症了。造成卵巢癌發生的原因並不像子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那麼確定,但很可能與婦女的排卵有關。一般來說婦女一生排卵次數愈多,得卵巢癌的機會就愈大。減少排卵次數或抑制排卵可以降低卵巢癌,例如多胎次懷孕,或長期使用避孕藥的婦女,其罹患卵巢癌的機率就相對降低。

  有卵巢癌或乳癌家族史的婦女也是卵巢癌的高危險群。目前的篩檢技術如超音波和抽血檢查腫瘤標記等,對於早期卵巢癌的發現雖可能有所幫助,但其實用性仍有待評估。

  我們常稱之的卵巢癌是由卵巢表面的上皮細胞惡化而來,多見於五十五至七十五歲停經期的婦女,但在年紀較輕的女性一樣可能發生。另外一種卵巢的惡性腫瘤則是由卵巢內之生殖細胞所生長而來,此種卵巢腫瘤好發於十五到三十歲的年輕女性,甚至是不到十歲的小女孩。此類卵巢腫瘤的特性與治療方式和前者也大異其趣。一般來說,生殖細胞卵巢瘤在手術切除和經過適當的化療後,其預後情形較為樂觀。故而青少年期的女性對於卵巢腫瘤也應有所認識而加以警惕。

  臨床上卵巢癌較常見的症狀有可能只是下腹不舒服,腸胃道不適,或月經異常,腹脹,感覺腹圍增加等,最後病患可能自己都能摸到腹部或骨盆腔的腫塊。很不幸的是目前大約百分之七十的患者當被診斷出卵巢癌時都已到了第三期的程度了,這也就是卵巢癌病患死亡率高的原因。

  在治療卵巢癌方面,仍是以外科手術為第一線的治療,且手術時能將腫瘤清除的程度對於病人的預後影響甚巨。如果能做到將腫瘤盡量清除而使得殘餘在體內無法切除的腫瘤大小不超過一公分,則再藉助於手術後的化學治療可使病人得到較佳的治愈機會。

*妳需要檢查人類乳突瘤病毒嗎

台中榮總婦產部主治醫師 呂建興醫師

  人類乳突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的歷史幾乎和人類的文明一樣長,早在古羅馬和希臘時代就已知道疣是一種性傳染病,但此病毒的研究,在歷史上幾乎是一片空白。

八○年代以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揭開了人類乳突瘤病毒的另一神秘面紗,發現人類生殖道和肛門的惡性腫瘤及癌前病變,和致癌性人類乳突瘤病毒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且更進一步發現人類乳突瘤病毒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性傳染病。

  人類乳突瘤病毒是一種雙股DNA病毒,大小僅55μm,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約100種不同型的人類乳突瘤病毒,其中約有30幾型會感染生殖道上皮。又可再分成高危險、亦即有致癌性的,和低危險群。感染的途徑,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母子間的垂直傳染,在文獻上有報告,但未獲證實。

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後,經過1-8個月不等的潛伏期才發病,病灶可能是典型的疣(即是俗稱的瑼?),也可能是扁平疣、或僅在陰道鏡檢時才看的出來。若沒有治療,一般病程約9個月,之後大部分人會痊癒,但仍有10-20%的人病毒感染持續存在,這些人就是日後子宮頸病變的高危險群。感染好發的因素包括:多重性伴侶、性伴侶性關係複雜、性伴侶有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及免疫機能不全。

 

  人類乳突瘤病毒檢測的辦法很多,除了靠臨床上典型的病灶來判定外,子宮頸抹片和陰道鏡檢查也都可以,但這些方法的敏感性和準確性都太低。最靈敏而準確的方法是人類乳突瘤病毒DNA的檢測,常用的兩種方法PCR和Hybrid capture,準確度都很高;前者可直接鑑定人類乳突瘤病毒型別,後者檢定感染的乳突瘤病毒為高危險抑或低危險。使用這些高敏感度的人類乳突瘤病毒 DNA檢測方法,發現95%的子宮頸癌和50-80%的高度鱗狀上皮病變(HSIL),可以找到人類乳突瘤病毒。一但檢出高危險性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並無單一有效的辦法可以根治,只要依照醫囑繼續追蹤即可。需要治療的是瑼?病灶的清除和搔癢症狀的緩解,這類病灶多為低危險性病毒感染所引起。方法有藥物塗抹及手術治療,包括:冷凍、電燒、和雷射治療,始初的成功率約有80-90%,但分別有20-40%不等復發的機率,且原本潛伏的病毒仍繼續存在。目前世界各國積極在發展人類乳突瘤病毒疫苗,但仍未達實用階段。

  既然潛伏的病毒無法根除,那為何還要做人類乳突瘤病毒的檢測呢?第一、提高子宮頸抹片的敏感度。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敏感度約50-80%,人類乳突瘤病毒DNA檢測對高度鱗狀上皮病變的敏感度是90%,抹片加病毒檢測二者合併的敏感度是95%。第二、提供不明鱗狀上皮病變(ASCUS)的處理方向。第三、陰性預期值高達99.9%,在人類乳突瘤病毒和抹片檢查都正常的情況下,在5-10年內幾乎不會得高度鱗狀上皮病變。第四、鑑別高危險病患。即使抹片檢查正常,若有高危險性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則四年內罹患子宮頸原位癌的相對危險高達116倍。

  近來臺灣地區的研究發現約10-12%的女性有人類乳突瘤病毒的感染,其中大部分屬於高危險型。哪些人該接受人類乳突瘤病毒檢測呢?先決條件是不介意健保沒有給付,願意自費檢查。抹片持續發現ASCUS,性生活型態有較高的HPV 感染機會等,可以考慮檢測是否屬高危險性的病毒感染。否則只要您希望在子宮頸抹片之外,得到更進一層的保護,皆可以接受這一檢查。

(本文摘自何師竹編著"癌症防治大指導")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