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健康管理中心 > 衛教專區 > 健康資訊 > 健康問題篇

大腸息肉

引用 (6)
更新日期 2019/4/30 16:21:32
點閱 11861
新聞標題 : 空白圖示

大腸息肉

空白圖示
發表人 : 空白圖示 蘇致軒、王雅瑜醫師 分隔線 發佈日期 : 空白圖示 2019-04-30
空白圖示

國人的十大死因,35年來癌症一直高居首位。而癌症死亡人數,自民國83年開始,結腸直腸癌排名晉升至第三名,且蟬聯至今。結腸直腸癌的症狀與腫瘤的位置有關,許多病患甚至到了疾病晚期才出現症狀,因此,無法靠症狀早期診斷結腸直腸癌。

 

結腸直腸癌的發展過程,大多數是由小息肉增長為大息肉,之後產生癌化。    期待能夠早期發現結腸直腸癌,甚至發現大腸息肉、除去息肉,進而降低結腸直腸癌的發生,是預防醫學的目標,也是近年來健康檢查的重點。

 

大腸息肉是在大腸腸腔內突出於黏膜表面的病灶,通常沒有任何症狀,但少部分的息肉可能會造成無痛性出血;長在靠近肛門的息肉若稍大之後,可能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裏急後重』等症狀。大部分的息肉屬於良性病灶,但根據息肉種類不同而有不等程度癌變的機會。大致上可以分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與息肉症候群。

  • 增生性息肉:常見之息肉型態。好發於乙狀結腸與直腸。大部分小於0.5公分。基本上癌變之機率趨近於零。屬於低惡性機率之息肉。
  • 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在男性、高齡、BMI較高等族群發生比率較高。在組織學上可以分類為管狀腺瘤(Tubular adenoma)、絨毛樣腺瘤(villous adenoma)、管狀絨毛樣腺瘤(Tubulovillous adenoma)等。若是息肉大於一公分、絨毛樣成分增加或高度分化不良的話,癌變之機率上升。
  • 息肉症候群:與遺傳相關。大部分除了大腸息肉之外d還會有大腸外的臨床表現。包含過誤瘤型態的幼年性息肉(juvenile polyposis)、黑斑息肉症候群(Peutz-Jeghers syndrome)與鋸齒狀瘜肉症候群……等。有不等程度之癌變機率。

      政府提供的四癌篩檢,50至75歲之民眾每兩年一次之糞便潛血檢查。若是發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應就醫與醫師討論安排進一步檢查,釐清糞便潛血的原因。

 

    大腸鏡檢查可以發現沒有症狀的結腸直腸癌,也能發現大腸息肉、進行切片送病理化驗(同時也能摘除息肉),較大的息肉在大腸鏡檢查的同時,多數也能藉由『息肉切除術』,切除息肉。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建議,清腸準備充分下,低風險性息肉經完全切除後,可於兩到三年後再重複大腸鏡檢查。但若是腸道準備不完全、高風險性息肉或是息肉未完全切除等,則應考慮1-2年內重複大腸鏡檢查。(高風險性息肉特徵包含:大於一公分之息肉、3個以上的管狀腺瘤、一個以上具絨毛樣特徵的腺瘤、一個以上的無柄鋸齒狀息肉等)。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