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孩童異位性皮膚炎併發單純性疱疹病毒感染

引用 (8)
更新日期 2019/4/8 15:14:59
點閱 2710

孩童異位性皮膚炎併發單純性?疹病毒感染

 

台中榮總兒童[腎臟免疫科   傅令嫻主任

病例一:這是一個八歲大的小女生,她從六個月大就被診斷為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分佈在臉軀幹和四肢 )。她一直規律地在門診追蹤治療。她曾在90年5月2日在本院追蹤過敏指數: IgE>2000KU/L,Mite(d1)> 100 KU/L ,Crab:2.06 KU/L, Dog dander:1.48 KU/L ,Cockroch:1.42 KU/L 。這次在90年7月,由於小女生在前額,眼眶周圍發現許多小水?,而且合併發燒嗜睡,因此來本院急診求診,初步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SCORAD:65)併發急性次發性感染,故住院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入院時的理學檢查發現有許多泛紅,刺痛感的小水泡分佈在前額和眼眶周圍,實驗室檢查呈現:skin vesicle PCR:HSV /DNA(+),Virus culture: HSV type 1,HSV type1IgG:1.754(+) & Cutoff value:0.388,因此她最後的診斷是異位性皮膚炎併發帶狀?疹,給予acyclovir(10mg/kg/dose,Q8h)注射後,症狀即有明顯改善,五天後痊癒出院。

病例二:病患是一個八個月大的小男孩,當他四個月大時因吃到海鮮而引起全身紅疹,送至省立新竹醫院治療時曾被懷疑是異位性皮膚炎,在89年六月(小男孩八個月大),因臉上,脖子有許多泛紅丘疹和小水?,合併高燒和流鼻水已有兩三天時間,因而住院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入院時的理學檢查發現有許多泛紅的丘疹和水?分布在臉上和頸部,喉嚨紅腫和流鼻水,WBC:11300, D/C: L/S/M:48/35/16, CPR<0.8 .Wound culture :Staphylococcus aureus. Virus culture: HSV type1.最後這個個案最後診斷是異位性皮膚炎合併細菌感染和帶狀?疹,給予Antibiotics & Acyclovir注射,3天後痊癒出院。

討論

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中,其皮膚病灶上有很高比率的葡萄球殖居,而且也容易合併次發性的病毒或細菌感染,病毒以herpes simplex labialis 和gingivostomatitis herpetica為主,細菌以Staphylococcus aureus,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為主,最近的一些研究報告指出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合併帶狀庖疹(HSV type 1感染)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皮膚的保護障壁和宿主的抵抗力有缺損。2.淋巴球和自然殺手細胞的繁殖力減弱。3.IL-4上升,IFN-r和IL-2 receptor下降,使病患對HSV的抵抗力減弱。另有一些研究也指出:異位性皮膚炎,乾癬和Darier’s disease的病患較正常人容易感染HSV,而以上這種情形可能是病患的皮膚病灶缺乏保護障壁,另一方面可能是病患缺乏抵抗力,當然也包括細胞激素的分泌不足。這類病患的臨床表徵是會有突發性的刺痛小水庖,水?混濁而且會出血,有時也會合併發燒,但一般不會有前驅症狀。實驗室檢查和診斷方面主要是Virus culture和Vesicle pus PCR,而在PCR中以F35的genotype明顯的比F1 genotype來得多。而治療上,除了抗組織胺,局部消炎藥外,並要用抗病毒藥,而且研究指出針劑抗病毒藥比口服抗病毒藥來得有效,而且最好再加上口服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