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核醫科 > 公開資訊 > 核醫醫療服務 > 核醫學

腎實質掃描

引用 (9)
更新日期 2024/1/30 10:05:43
點閱 5510
核醫腎實質掃描
 
對於評估小孩泌尿道感染所扮演的角色
 
臺中榮民總醫院 核子醫學科
 
泌尿道感染是小孩子很常見的疾病之一。由於腎實質的感染(或稱急性腎盂 腎炎)若於早期沒有適當治療,極有可能日後發展成不可逆的腎實質受損(腎瘢 ),而進一步導致腎原性高血壓,慢性腎衰竭等各種末期腎臟疾病。因此區分急 性腎盂腎炎及下泌尿道感染就顯得格外重要。然而從一般的臨床症狀及實驗室檢 查來鑑別診斷二者並不容易,所以有需要影像檢查幫助。
 
有關於核醫腎實質掃描在急性腎盂腎炎上之運用,是近十年來的一個重要趨 勢。在西元 1980 年以前,小兒科醫師們一直以經靜脈注射顯影劑尿路系統檢查 ( Intravenous urography ; IVU)做為急性腎盂腎炎之診斷標準,但是經靜 脈注射顯影劑尿路系統檢查卻有以下的缺點:(一)年紀太小的嬰幼兒其腎臟發 育尚未完全,對顯影劑濃縮的效果不佳,導致影像不清晰;(二)嬰幼兒常因腹 內腸氣或胸部下緣之肋骨與腎臟重疊,影響影像之品質;(三)部份嬰幼兒對顯 影劑會產生過敏性反應,不能接受該項檢查;(四)病患對於傳統式經靜脈注射 顯影劑尿路系統檢查所接受到的輻射劑量遠高於核醫腎實質掃描;(五)診斷敏 感度不高。至於超音波腎臟掃描一樣有對早期腎實質感染偵測敏感度不高的缺點 ,然而其不具放射性,容易取得,以及對偵測水腎、腎膿瘍、及先天性腎臟發育 不良的高度敏感性等優點,使其可以做為評估泌尿道感染極佳的輔助工具。至於 腎臟電腦斷層攝影( CT scan)雖然是評估腎實質及腎周圍變化極有效的檢查 ,然而並不適合用於常規及追縱評估泌尿道感染的小孩身上。
 
根據國內外的研究顯示,核醫腎實質掃描對於早期腎實質感染的診斷正確率 優於經靜脈注射顯影劑尿路系統檢查以及超音波腎臟掃描,為目前所知各項檢查 項目中最好的一項。在偵測早期腎實質感染存在與否方面,目前核子醫學最常用 的藥物為鎝 -99m DMSA 。鎝 -99m DMSA 是一個很標準的腎臟皮質細胞攝取藥物 。經靜脈注射入人體內,注射後 2 至 3 小時照影,此時大約有 50 ﹪的藥物滯 留於腎臟,其中 95 ﹪集中在腎皮質,僅有 5 ﹪集中在腎髓質。 由於其滯留機 轉必須經過主動運輸的方式,才能通過腎皮質細胞之細胞膜到達細胞質,所以可 以說鎝 -99m DMSA 在腎臟的攝取情形, 可以直接反應腎臟中皮質細胞的死亡情 形。
 
年來,由於核子醫學電腦知識的增加及檢查機器不斷的發展,使得核子醫 在影像之解晰度方面大為進步。 而且藉由這些硬軟體的輔助,發展出 " 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造影術(SPECT) 而有了三向立體觀念,使診斷更加確立。目前各研究報告大多指出核醫腎 實質掃描對於急性腎盂腎炎診斷\的敏感度及精確度 皆可達到90﹪以上。
 
雖然因為設備的限制,大多數的醫院仍以靜脈注射顯影劑尿路系統檢查及超 音波腎臟掃描做為診斷急性腎盂腎炎的工具。但是我們要記得 一點:即使上述二者檢查結果為正常,核醫腎實質掃描仍有可能顯示出急性腎盂 腎炎造成的缺損區。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