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核醫科 > 公開資訊 > 核醫醫療服務 > 核醫學

川崎病心肌灌注掃描

引用 (8)
更新日期 2024/1/30 10:05:13
點閱 3818
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描在「川崎病」
 
前言
 
日本川崎富作醫師於1961年首先報告一位特殊嬰兒病例,患者持續高燒、眼角膜充血、嘴唇泛紅、乾裂、舌頭成草莓狀、頸部淋巴腺腫大、手腳掌紅腫,數天後,從指趾尖端開始呈膜狀脫皮,當時對此症不甚明瞭。到了1967年,他共收集了50餘病例提出報告,稱之為「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以後各國學者也有陸續報告,並稱之為「川崎症」。
 
流行病學
 
臺灣自民國67年發現第一個病例以來,目前已累計超過5,000例,其中已死亡者9人,死亡率約為千分之一點八。其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男女比例為1.5比1,每年夏、冬兩季進入流行高峰。
 
病因
 
至今仍未明。全世界有許多學者專家致力於各種病因的研究,如細菌、病毒、黴菌、立克次體、恙蟲、璊蟲、環境污染、清潔劑等,但未有明確答案。目前僅知其為免疫反應造成的全身性血管炎。
 
後遺症
 
本症在急性期的所有臨床症狀,包括發燒、黏膜、皮膚、淋巴腺病變,都會隨時間而逐漸消失,可怕的是其所引起的心臟血管併發症。根據統計,川崎症病兒有20% - 40%發生冠狀動脈瘤,危險因子包括男性,小於兩歲,貧血(血色素小10),白血球大於3萬,發炎指數較高(CRP大於6)、發燒超過2至3週、低白蛋白、心包膜積水、血小板少於30萬等。其中約1%的病人死亡。急性期的主要死因是心臟發炎;亞急性期以後的主要死因為冠狀動脈瘤破裂或心肌梗塞。幸好冠狀動脈瘤的病兒八成在追蹤1年內恢復正常。然而,本症被發現僅30多年,這些病人長大成人有何長期的後遺症仍有待更多的研究。
 
運動心電圖:
 
川崎症病童休息時無症狀,但運動時可能有心肌缺氧的現象。一般建議於十歲左右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可早期發現冠狀動脈疾病;年紀小的幼兒則建議做核子醫學檢查。
 
核子醫學:
 
核子醫學心肌血流灌注檢查可早期偵測冠狀動脈疾病,此項檢查為非侵襲性,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描是將極微量的放射性藥物,經由靜脈注入人體,而隨著冠狀血流循環至心臟,再由心肌攝取藥物,此時以掃描儀器照相,即可得到心肌的灌注掃描影像。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描可用來評估被懷疑或被證實為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小孩。其不論在診斷病變顯示及預後追蹤上都有所貢獻。而且隨著顯影技術的發展,使得這項檢查比其他非侵入性的方法更為靈敏及可靠。
 
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描的作法是讓受檢小孩禁食4小時以上,經由靜脈注射極微量的放射性藥物(7.4~11.1MBq/kg的鎝-99m MIBI),注射完10分鐘後讓受檢小孩吃東西,1小時後進行休息狀態下的心肌照影(rest image),若小孩無法安靜平躺20分鐘,則需要施以安全的藥物睡眠。照影完後約1小時,再給促進心臟血管擴張之藥物( Dipyridamole ),3分鐘後再經由靜脈注射第二劑放射性藥物(鎝-99m MIBI約20~30 MBq/kg ),由於施打促進心臟血管擴張之藥物,有極少數小孩會發生頭痛,噁心,心律不整等症狀,所以必須建立心電圖,血壓之監測系統,並隨時準備解藥(Aminophylline),若監測出異常,可以馬上治療,以確保安全。重複第一次之步驟,1小時後再進行第二次心肌掃描,此稱”壓力像” (stress image)。因為核子醫學製劑,會循著冠狀動脈血流灌注,進入正常心肌內,因此,當心肌因為冠狀血管嚴重狹窄或完全阻塞時,經由靜脈注入的核子醫學製劑會無法順利抵達病灶區,於是造影時,該區便將呈現出缺損情況(冷區)。至於為何要照影2次的目的,是為了鑑定心肌究竟屬於缺血還是梗塞。若是梗塞壞死則前後2次照相均呈現缺損,若是缺血則缺損只出現在第2次照相(壓力像)時。
 
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描之優點是:(1)可以得到生理性的資料,研究心臟的功能狀況。(2)屬於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也就是對於小孩不會造成傷害,而且可以重複檢驗,因此適合作為川崎症病童心肌缺血的追蹤檢查。(3)受檢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甚小,對於身體幾乎沒有什麼影響。為了精確判讀心肌血流分佈狀況,我們可藉助於電腦的分析,更可利用單光子電腦斷層造影術(SPECT),來做心肌橫切和縱切面的分析,而達到三度空間的整體診斷。目前,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描在診斷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靈敏度已可達到80至90%以上,專一性則大約在80%左右,皆優於運動心電圖。此外,它還能評估疾病的輕重程度和影響範圍,尤其對於川崎病長期追蹤檢查,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