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健康管理中心 > 衛教專區 > 健康資訊 > 健康檢查篇

血管硬化指標ABI檢查介紹

引用 (29)
更新日期 2018/10/5 14:46:06
點閱 62328
新聞標題 : 空白圖示 血管硬化指標ABI檢查介紹
空白圖示
發表人 : 空白圖示 阮昭奎、林鉅勝醫師 分隔線 發佈日期 : 空白圖示 2015-08-26
空白圖示
空白圖示
腦血管疾病與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的前幾名,主要發生原因都是由血管壁變厚或血管內發生阻塞所引起的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是個人隨著年齡增長都會產生的現象,但發生的個別差異非常大,它的發展和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在台灣,由於速食普及、生活緊張忙碌,飲食高油脂、高糖、高熱量,抽菸人口日漸增加且年輕化,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險因子,使得患有動脈硬化的人數日益增加。為了避免演變成重大疾病,早期偵測與預防動脈硬化非常重要,利用血管硬化指標ABI(Ankle-Brachial Index,踝肱血壓比值),可以更加反應動脈健康實際狀況。因此建議有下列情況的人接受ABI篩檢:


1. 年齡50-69歲且抽菸或有糖尿病
2. 年齡70歲以上
3. 運動時腳痛
4. 腳部理學檢查結果異常
5. 有冠狀、頸部、腎臟動脈疾病


ABI的測量非常簡單,不需禁食或其他特殊準備,前後大約只需要五分鐘:受檢者躺在診察床上,脫掉厚重衣物與鞋襪,由工作人員綁上測量血壓的壓脈帶,測量中受檢者勿移動身體及暫不說話,保持安靜。先測量雙側肱動脈收縮期血壓並取其平均值,若兩側血壓差值大於10mmHg則以高值作為肱動脈收縮壓;再測同側脛後動脈和足背動脈,取其中的高值作為踝部收縮壓;最後用選定的踝部收縮壓除以選定的肱動脈收縮壓,所得的值即這一側的ABI。雙側下肢的ABI均需測量,選擇較低的ABI值用於預測心血管風險。


ABI正常指標值應介於0.9-1.3,因此,若ABI指標值小於0.9,患者就有動脈阻塞的可能。同時,ABI指標值若越低,患者動脈硬化阻塞越嚴重。根據ABI的結果,建議採取如下行動:


(1)任一血管之ABI小於0.4:已有重度血管病變,需儘快轉介給專科醫師治療。
(2)任一血管之ABI在0.41-0.9之間:屬於輕至中度的血管病變。建議在三個月之內再測量一次。
(3)ABI大於0.9:應無周邊血管病變,每二至三年再追蹤一次即可。



參考文獻:陳美如等,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基層醫學,第21卷第21期,P318-325。
回頂端